百科知识 百草养生逸闻:附子的神奇功效

百草养生逸闻:附子的神奇功效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母根(块根)叫川乌,未经加工的乌头子叫生附子。帝命管库内侍送来附子,皇帝选四个,每个有拳头大小,赐给鲁公。这是最早的附子杀人案。附子为续命起死之要药,人参、附子、五味子、麦冬、童便是五物回肠汤,挽垂危于万一。附子有一人叫沈良臣,患痰嗽,昼夜不能寝,多医无效。制附子、骨碎补各30克。附子常用量为3~15克,入汤剂中应先煎30~60分钟,以减其毒。由于附子辛温燥烈,走而不守,故孕妇禁用。

百草养生逸闻:附子的神奇功效

回阳耗阴,大热大辛。

内温外暖,脏骨肤筋。

下补上益,命门脾心。

起死续命,斩关夺门。

引火归元,外敷猛军。

霍光专权,皇后命殒。

宣和私藏,皇帝屈尊。

【形态采制】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附生的子根(或叫侧根)的加工品。母根(块根)叫川乌,未经加工的乌头子叫生附子。乌头(川乌)与附子来源同一植物,不能混淆。主产四川、陕西。四川绵阳所产为地道药材。尖长者又名天雄,有盐附子、黑附子之分。

【传说故事】

附子入药始于《神农本草经》,有大毒。李时珍云:“乌附毒药,非危重病不用,用之

不当,致祸甚速。”

宋代蔡涤《铁围山丛谈》记载:皇宫中

在宣和殿有一小库,为“天子私藏也”。乙己岁冬,鲁公得疾甚重,皇帝亲自问,医者回奏应用附子之药。帝命管库内侍送来附子,皇帝选四个,每个有拳头大小,赐给鲁公。一重有三两四钱,一重三两二钱,另两个为二两八钱。蔡叹曰首次见到。从这一故事中可知附子确是一味要药,皇帝都要亲自过问。

《前汉书·外戚传》记载:霍光专权,女为帝妃,欲起女贵,串通女医淳于衍,用大毒之药附子制成药丸毒杀了临产的皇后。这是最早的附子杀人案。

宋代林景熙《越州陶山附子岗》诗曰:

洞霞疑按台峰近,石栈空割蜀道难

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露夜痕干。

古人云:“附子其用有三:一是去脏腑沉寒,二是补阳气之不足,三是温暖脾胃。”善用温热之药的窦材说:“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附子为续命起死之要药,人参、附子、五味子、麦冬、童便是五物回肠汤,挽垂危于万一。(www.daowen.com)

明代张仲景称颂:“附子、大黄为药中之良将,人参、熟地为药中之良相。”虞搏在其《医学正传》中说:“附子,续命之要药。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门之气。”病在危急之际,非此不救。或曰附子乃阴证之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之得法可救命于顷刻。

附 子

有一人叫沈良臣,患痰嗽,昼夜不能寝,多医无效。众说纷纭,或火、或湿、或气、或风。汤药杂投,均无效果,几至送命。沈良臣的儿子求到张致和的门下,诊脉后,脉沉,而且濡湿痰生,寒也,宜用理中汤加附子。服后当夜嗽喘两平,调理后愈。

外用引火归源,《摘玄方》治疗活上行,自感背内发热如火灸,用附子末,津调涂涌泉穴,引火下行,背热自除。《经验方》治疗久患口疮属于虚火为患者,附子末醋、面调,贴足心,男左女右,日再换之。《普济方》治疗鼻渊、脑泄、流鼻血或清涕反复不愈者,用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亦有效。

【保健作用】

附子性大热有毒味辛、甘,归心、肾、脾经,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是性热纯阳之药。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是回阳之要药。常用于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肢冷脉微、阳痿、冷宫、心腹冷痛、大吐大泻、大汗亡阳脱症。我们在养生中一定要掌握标准尺度。

附子有大毒,性烈力雄,不可轻用。但附子可用于一切寒证,不论大寒证、小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皆可用。

附子配人参(参附汤),治疗休克、虚脱;附子配干姜(回逆汤),增回阳功,用于治疗心衰;附子配黄芪(芪附汤),促固表,治疗气虚自汗;附子配白术(术附汤),增温中,治疗脾泄;附子配地黄,增补血,治疗血虚低热;附子配当归(温经汤),治疗月经延期、血海虚寒;附子配桂枝,增通阳,强心解肌,治疗肢体酸楚,心衰、营卫不和;附子配石膏(越婢汤),清热强心,治疗肺炎合并心衰;附子配大黄(大黄附子汤),治疗伤寒下痞及多种疝病,慢性肾炎伴尿毒症、睾丸鞘膜积液;附子配黄连(附子泻心汤),治疗虚人汗出心下痞;附子配全蝎,治疗小儿慢惊虚风、抽搐;附子配栀子,治疗寒热疝病、小肠疝气;附子配蜀椒,治疗中寒泛酸、气逆吐清水;附子配茯苓,强心利尿,治疗阴水浮肿、心源性水肿;附子配败酱草,治疗慢性肠痈、慢性阑尾炎;附子配羚羊角,治疗偏头痛久治不愈者;附子配杏仁,强心定喘,治疗左心衰、肺有淤血;附子配肉桂、当归、白芍,治疗心衰,血液循环不良,下肢静脉淤血;附子配磁石,兴奋加镇静,抑制虚性兴奋,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附子配酸枣仁,调节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紊乱,治疗心动过速、脉有早搏;附子配知母,治疗热性心阳不振而兼口渴欲饮。

【便方推荐】

(1)制附子100克,党参200克,白术150克(炒),干姜100克,甘草100克。制成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2)制附子、骨碎补各30克。共研粗末,加醋60克浸泡7天,用棉蘸浸剂涂患处,每天不得少于3次,用于治疗斑秃。

(3)生附子、生川乌、生天南星各30克,花椒、雄黄、樟脑、丁香各18克,干姜12克,麝香1.2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用蜡纸包好。用时先找腰部压痛点,将丸化为糊敷于患处,以橡皮膏固定,用电吹风吹热并按摩,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用于治疗腰痛。

【保健提示】

(1)在用附子时有两条标准可依:第一一定要是寒证;第二是凡瘀血所致的舌色淡紫、紫色、暗紫、深紫,这是用附子的客观标准,而色的深浅是附子用量大小的关键。每剂可用9~90克,阴冷沉寒者可用到100克,可先用小剂量,重症者应在严密的观察下逐步加大剂量。

(2)附子常用量为3~15克,入汤剂中应先煎30~60分钟,以减其毒。由于附子辛温燥烈,走而不守,故孕妇禁用。

(3)内热者亦忌服。

(4)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