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禀赋因素先天禀赋因素构成后天的体质特征,阴阳偏盛或偏衰,均容易导致肾系疾病的发生。
2.七情内伤忧思恼怒,情志抑郁,肝气失于条达,五志化火,引起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肾气虚衰。
3.饮食失宜饮食不节,肥甘厚味,嗜酒过多,助湿生热酿痰,痰湿闭窍阻络。饮食不节不仅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眩晕、消渴,而且也是导致某些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4.老人肾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这一论述,基本概括了人的肾精的变化与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的关系。(www.daowen.com)
《内经》这段论述了“肾气衰”是促成人之衰老的根本原因。张景岳亦认为:五脏六腑皆须依赖肾气的温滋,“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所以老年人肾虚必然累及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使脏腑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肾虚又是老年人发病的病理基础。叶桂谓:“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虽然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但下元虚乏是衰老的基本原因,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年老脏气日衰,肾虚失于蒸化摄纳,甚则开合失司,水液代谢失其常度。需要指出的是,人过中年以后,人体肾精自然衰少,这是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但自衰的早迟程度、快慢,又取决于素体的强弱和平时调摄是否得当,如素体本虚之人,加上烟酒,过度房劳,势必加快肾精自衰的过程。
5.药邪致病对于肾系疾病的发生发展,药邪致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张子和《儒门事亲》中说:“老人肾虚无力,夜多小溲,肾主足,肾水虚而火不下,故足痿,心火上乘肺而入脬囊,故夜多小溲,若峻补之,则火益上行,脬囊亦寒矣”。很多药物对肾脏有损伤,例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等。其次,生活中的农药、化肥,可直接损伤人体的肾脏。还有壮阳药物滥用,可以耗散真阴。
6.他病及肾 人体各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除了表现本脏的证候外,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影响其他脏而出现病证。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封藏之所,五脏六腑皆赖肾精濡养,同时五脏之病病久必穷及肾脏。《难经》就明确提到“脾病传肾”、“肺病传肾”的问题。五脏之中还有“肝病传肾”、“心病传肾”的问题。从肝病及肾来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是故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的病证。从心肾来说,心气久虚不能下通于肾,肾失心气之助,可致肾志失藏,肾精失固,肾气亦虚等。这些都是他病及肾的病理所在。所以许多疾病末期常以补肾来治疗。例如哮喘后期的治疗,我们往往不治肺,不平喘,而去补肾固精,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