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曲(Suite),最早产生于民间,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舞曲组合的乐曲。17世纪后半叶,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约翰·雅各布·弗罗贝格尔(Johann Jakob Froberger,1616~1667)按照四首不同的舞曲的有机组合,构成多乐章的套曲,形成组曲固定的体裁结构,其组合次序是:阿里曼德(Allemande,4/4拍,中速,德国舞曲);库兰特(Courante,6/4或3/2拍,快速,法国舞曲);萨拉班德(Sarabande,3/2或3/4拍,慢速,西班牙舞曲);吉格(Gigue,6/8或9/8拍,快速,英国舞曲)。由此,组曲专指由一组在同一调性上的不同舞曲组合的器乐套曲,每一首舞曲一般以二部曲式为标准结构。这时采用的二部曲式,由两个大致长短相等的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主调转入属调以求对比,第二部分由属调转回主调,两部分均以终止句结束。18世纪上半叶,组曲的形式结构趋向灵活、多样。在萨拉班德与吉格舞曲之间,可以任意插入不同数量的歌曲或其他舞曲,如法国流行的小步舞曲(Minuet,3/4拍,中速)、加沃特舞曲(Gavotte,4/4拍,快速)、布列舞曲(Bourrée,2/2或3/4拍,快速)、帕斯比叶舞曲(Passepied,3/8拍,快速)。在刻板的形式结构中增添这些活泼的民间舞曲,使组曲这种体裁具有清新的生活气息,突出各种舞蹈节奏的特性与表现力,成为供人们欣赏的优美的消遣音乐。法国作曲家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的羽管键琴组曲,在许多乐章上加上标题或描绘性标题,特别是肖像画似的名称,如第十八组曲的《莫尼克姐姐》(Soeur Monique,1722)、第二十组曲的《玛丽亚公主》(La Princesse Marie,1730)等,可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音乐的吸引力。
赋格曲(Fugue),词源于拉丁文Fuga,含有逃逸、快捷、飞奔之意。15世纪末采用模仿手法创作的复调声乐曲,随后器乐利切卡尔、坎佐纳和随想曲都相继运用以一个动机或乐句为主题进行不同声部的复调模仿的写法,都为17世纪形成的赋格曲奠定基础。这种复调音乐体裁用于管风琴、羽管键琴、钢琴、小提琴,亦可用于声乐重唱、合唱。
赋格曲建立在复调模仿原则的基础上,其结构是:呈示部-间插段-中间部-间插段-结束部。呈示部开始,一个主旋律或主题单独在一个声部用主调陈述,另一个声部在属调上进行模仿,称为答题。两个声部形成二重对位,称为对题。若是三声部结构,主题在第三声部再次出现;四声部结构的答题则在第四声部出现。根据一首赋格曲声部的数目多少而设计其模仿对位的结构安排。主题陈述后有补充呈示,用间插段连接中间部,主题在新调上出现,不用主调和属调以区别于呈示部,其后仍以间插段连接结束部,主题一般作两次再现,调性明确,以主调为主,可离调到下属调,主题最后一次再现的终止即全曲的结束。一般地讲,各部分之间的段落划分不明显,但在表现单一的情绪或单一的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可用转调或节奏变化来造成对比,特别是用密接和应手法(Stretto,意大利文的词意:接近、狭窄,拉在一起,即“拉紧”),使主题在各个声部模仿靠得更近,缩短间隔距离,造成一种不断增长的紧迫感,推动着音乐达到高潮,表现出音乐色彩性的变化或感情内容的发展,揭示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音乐思维的重大发展,为近代奏鸣曲式的确立奠定基础。巴赫、亨德尔是这时期将赋格复调技巧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的卓越的音乐大师,他们的作品堪称巴洛克音乐最高成就之一。(www.daowen.com)
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下,在器乐领域里形成各自具有特色的音乐流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