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20年代,英国的艺术界出现反对意大利歌剧的热潮。1728年,由诗人约翰·盖伊(John Gay,1685~1732)与作曲家佩普施(J.C.Pepusch,1667~1752)合作写了一部《乞丐歌剧》(The Beggar’s Opera),采取英国传统的配乐戏剧体裁的特点,选择69首英、法、爱尔兰与苏格兰的城市歌曲、街头小调和珀塞尔、亨德尔等歌剧流行的唱段,作为剧中人物演唱的歌调。剧情主要叙述小偷与强盗玛奇什的爱情波折,他诱惑狱吏的女儿露西,又勾引小偷头目皮丘姆的女儿波丽。其他人物是一伙强盗、妓女、老鸨、密探、狱吏之类。内容除揭露讽刺当时城镇的阴暗面,还无情地嘲笑意大利歌剧中的陈规陋习,用隐语影射英国当时的政治事件和上流社会的无耻风气。剧中人物有大段精彩的对白,嘲讽朝政的腐败和弊端。皮丘姆是高踞于最高层的首领,又是赃物的收购者,掌握生杀大权,在剧中大言不惭地自供:“我们的工作可能被认为不诚实,因为和大政治家们一样,我们鼓励那些出卖朋友的人。”当剧中一群小偷、强盗从舞台走过时,作者配上亨德尔于1711年在伦敦首演的第一部歌剧《里那尔多》(Rinaldo)中的十字军进行曲,对皇家宫廷歌剧进行嘲弄。这部歌剧于1728年1月29日在伦敦林肯旅馆广场的皇家剧院首演,盛况空前,受到热烈的欢迎。第一轮演出26场,在一个季度里演出63场。它的成功,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意大利歌剧(包括享德尔的作品在内),迫使皇家歌剧院不得不停业。这是英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的作家、艺术家对贵族音乐戏剧的一种社会性的抗议,反映了民族精神在英国文学艺术界的苏醒。《乞丐歌剧》的盛名一直不衰,英国男中音歌唱家、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奥斯汀(Frederic Austin,1872~1952)于1920年改写成歌剧,连续演出1463场,打破历史的连演记录。阿瑟·勃里斯(Arthur Bliss,1891~1975)于1953年改编为电影音乐,搬上银幕而名噪一时。德国戏剧大师贝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与作曲家库尔特·魏尔(Kurt Weill,1900~1950)合作,于1928年改编成现代化的民谣歌剧,取名《三分钱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在欧美120座剧院里成功演出四千场之多。200多年来,《乞丐歌剧》有各种版本和不同作曲家的谱曲,其思想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