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对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对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

时间:2023-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在意大利以教授希腊语言文学为主,更加引起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艺术的关注。佛罗伦萨新贵族梅迪契家族在其统治兴盛时期,使这个城市成为人文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中心。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对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

概 述

14~16世纪,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波兰、俄罗斯等国先后统一,意大利、德国等仍处在封建割据状态。各新兴城市先后出现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工场,商业贸易日趋发达,在经济领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为了发展生产,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他们冲破教会的桎梏,在城市兴办各种世俗学校。11世纪在意大利波伦亚城建立了最早的一所法律学校,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于12世纪相继成立。1500年,全欧已有65所大学,课程内容除神学外,包括法学、医学和文学。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建)、剑桥大学(1209年建)于15世纪设立音乐学位(Degrees in music),将音乐列入大学课程之内。德国中南部的海德堡大学(1386年建)曾以开展自由的学术活动而闻名,马丁·路德在这里讲过学,推行宗教改革运动。这时期,不少世俗学者和教授以现实主义精神、探索科学的理性态度,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文物,掀起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1453年拜占庭被土耳其侵占,不少希腊学者移居到意大利,他们带去这个帝国灭亡时所抢来的古代手抄本和书籍,促进了意大利原先已进行的希腊古典遗产研究。他们在意大利以教授希腊语言文学为主,更加引起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艺术的关注。15~16世纪,在罗马废墟中发掘的古希腊雕刻杰作,又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成为意大利人所崇尚的古代艺术典范。佛罗伦萨新贵族梅迪契家族(Medici,原是托斯卡纳的农民,13世纪靠工商业起家跻身于有权势的贵族行列,直到1737年以后才衰败)在其统治兴盛时期,使这个城市成为人文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中心。他们不仅用重金购买精美的绘画和雕刻,邀请雕刻大师米开朗琪罗在佛罗伦萨圣罗伦佐教堂创作包括《昼·夜》在内的一系列雕像,由绘画大师拉斐尔在罗马修建梅迪契别墅。他们于15世纪还建立“柏拉图学园”,推动希腊古典学问的研究。

追溯历史渊源,意大利是古代“大希腊”的一部分,又是古罗马的直接继承者,受希腊文化艺术的影响一直是绵延不绝的。意大利在中世纪是沟通东西方海上交通的中心,意大利人更早接触到包括阿拉伯、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古代东方文化,他们能够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扩大眼界,冲破教会束缚,激发进取精神。威尼斯贵族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于127l至1295年的中国之行,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C.Colombo,约1451~1506)于1492年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充分地反映出意大利人的这种进取的斗志和探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他们重视现实生活,要求个性发展,力图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文艺复兴首先于意大利兴起。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法文词义包含有“再生之意”,亦有“新生”“复兴”“复活”之意。1855年,法国史学家朱尔·米什莱(Jules Michelet)在《法兰西历史》(Histoire de France)一书中,正式首次使用这个名词,指一个新文明出现的历史阶段。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以后,15~16世纪在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相继兴起,并形成高潮。人文主义(Humanism,又译: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要求个性自由,相信人的伟大创造力,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崇尚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主张用科学知识来造福人生,享受人世的欢乐。他们反对神权、反对经院哲学(即神学Theology,基督教哲学,产生于天主教的神学院故名)。恩格斯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自然辩证法》)(www.daowen.com)

文艺复兴是指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按其性质而言,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各方面进行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运动。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意大利,以诗歌、绘画、雕刻、建筑和音乐的成就最为突出。在德国,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和科技发明等方面。在法国,其代表是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约1494~1553)的长篇小说《巨人传》(1532~1562)、七星诗社(Pléiade)的诗歌和蒙田(M.E.de Montaigne,1533~1592)充满怀疑论思想的《散文集》(Essais,1580~1588)。在英国,诗歌和戏剧空前繁荣,莎士比亚(W.Shakespeare,1564~1616)是杰出的代表;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拉丁文著作《乌托邦》(Utopia,1516)和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唯物主义哲学与实验科学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西班牙,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Don Quixote,1605~1615)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音乐领域,何时体现出文艺复兴精神,新的音乐观念如何表现出来,西方音乐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20世纪以来,由于普遍重视有关这个时期音乐理论的研究,音乐学者们的看法趋向一致。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是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在意大利、佛兰德、英国、法国出现了企图恢复古代音乐的理论探讨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产生了英国的约翰·邓斯泰布尔及其后继者佛兰德作曲家纪尧姆·迪费、吉尔·班舒瓦等开创“新的艺术”的代表人物,特别是1580年前后佛罗伦萨社(Florentine Camerata,有译佛罗伦萨同志会)开展希腊悲剧的研究活动,导致第一部歌剧达芙妮》于1597年诞生,这是文艺复兴音乐新纪元的标志。然而,围绕着文艺复兴音乐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有关美学特征及音乐技术的问题依然存在着不同意见的分歧,如美国音乐学家古斯塔夫·里斯(Gustave Reese,1899~1977)所著的《中世纪音乐》(Music in the Middle Ages,1940)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Music in the Renaissance,1954);爱德华·洛温斯基(Edward Lowinsky,1908~?)于1964至197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发表的关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研究的一系列文章,都提出他们各自不同的见解,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