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花坛设计:草本花卉的基本应用要求

花坛设计:草本花卉的基本应用要求

时间:2023-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花坛具有规则的外部轮廓,内部植物配置也是规则式的,属于完全规则式的园林应用形式。这种花坛不宜采用复杂的图案,但要求图案轮廓鲜明、对比度强。又称花坛群,由相同或不同形式的数个单体花坛组成,但在构图及景观上具有统一性。花坛群中的单体花坛在设计构图中是整体的一部分,格调应一致,但可有主次之分。美是花坛设计的关键。对于花坛群的设计既要统一,又要有变化,才能起到花坛的装饰效果。

花坛设计:草本花卉的基本应用要求

 在园林绿地中除栽植乔木灌木外,建筑物周围、道路两旁、疏林下、空旷地、坡地、水面、块状隙地等,都是栽种草花的场所,使草花在园林中构成花团锦簇、绿草如茵、荷香拂水、空气清新的意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来达到人们对园林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环境保护、卫生保健、风景艺术等多方面的要求。草花在室外环境中常布置成花坛、花境、花台等多种形式。

一、花坛

  1.花坛的概念

  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色彩艳丽或纹样优美的花卉,构成一幅显示群体美的平面图案画,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具有规则的外部轮廓,内部植物配置也是规则式的,属于完全规则式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常布置在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或周围等规则式的园林空间中。

  2.花坛的类型

  (1)按表现主题分类可分为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

 

  ①盛花花坛。图案简单,以色彩美为其表现主题,又称花丛式花坛。这种花坛不宜采用复杂的图案,但要求图案轮廓鲜明、对比度强。盛花花坛着重观赏开花时草花群体所展现出的华丽鲜艳的色彩,因此必须选用花期一致、花期较长、高矮一致、开花整齐、色彩艳丽的花卉,如三色堇、金鱼草、金盏菊、万寿菊、翠菊、百日草、福禄考、紫罗兰、石竹、一串红、夏堇、矮牵牛、长春花、美女樱、鸡冠花等。一些色彩鲜艳的一二年生观叶花卉也较常用,如羽衣甘蓝、银叶菊、地肤、彩叶草等。也可以用一些宿根花卉或球根花卉,如鸢尾、菊花郁金香、风信子、水仙等,它们的花形和花色都很理想,但株丛较稀,因此栽植时一定要加大密度。同一花坛内的几种花卉之间的界限必须明显,相邻的花卉色彩对比一定要强烈,高矮则不能相差悬殊(见图7—2)。盛花花坛的观赏价值高,但观赏期较短,必须经常更换花材以延长其观赏期。由于经营费工,盛花花坛一般只用于园林中重点地段的布置。

 

②模纹花坛。以精细的图案为表现主题,又称图案式花坛、毛毡花坛、镶嵌式花坛等。由于要清晰准确地表现纹样,模纹花坛中应用的花卉要求植株低矮、株丛紧密、生长缓慢、耐修剪,如五色苋、三色堇、半支莲、矮牵牛、香雪球、佛甲草、彩叶草、四季海棠、银叶菊、孔雀草、万寿菊、一串红等。此外,一些低矮紧密的灌木也常用于模纹花坛,如雀舌黄杨等。这种花坛要经常修剪以保持其原有的纹样。其观赏期长,用木本的可长期观赏。模纹花坛表现的图案除平面的文字、钟面、花纹等外(见图7—3),也可以是立体的造型,称为立体花坛。常见的立体造型有花篮、花瓶动物或建筑小品如亭、桥、柱、长城华表日晷等。这种花坛通常以竹木或钢筋为骨架进行造型,再在其表面种植草花而形成立体装饰的效果(见图7-4)。

 

(2)按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式花坛、组合式花坛和带状花坛

①独立花坛。即单体花坛,大多作为局部构图的中心,一般布置在轴线的焦点、道路交叉口或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

②组合式花坛。又称花坛群,由相同或不同形式的数个单体花坛组成,但在构图及景观上具有统一性。多置在面积较大的广场、草坪或大型的交通环岛上。花坛群应具有统一的底色,如草坪或铺装广场,以突出其整体感。花坛群中的单体花坛在设计构图中是整体的一部分,格调应一致,但可有主次之分。花坛群还可以结合喷泉雕塑布置,后者可作为花坛群的构图中心,也可作为装饰(见图7.5)。

 

③带状花坛。长为宽的3倍以上,在道路、广场、草坪的中央或两侧,划分成若干段落,有节奏地简单重复布置(见图7—6)。

  3.花坛的设计

花坛在环境中可作为主景,也可作为配景。形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在设计上也有广泛的选择性。花坛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其风格、体量、形状诸方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色。例如在民族风格的建筑前设计花坛,应选择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纹样和形式;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前可设计有时代感的一些抽象图案,形式力求新颖,再考虑花坛自身的特色。

(1)花坛设计的一般原则

①主题鲜明原则。植物造景讲究意在笔先,为了能够突出花坛特色,必须确立鲜明的主题,特别是作为主景设计的花坛从各个方面都应该充分体现其主题功能和目的,即文化、保健、美化、教育等功能。

形式美原则。美是花坛设计的关键。因此花坛的设计在其组成的各个部分从形式、色彩风格等方面都要遵循美的基本原则。特别是花坛的色彩配置,既要协调,又要有对比。对于花坛群的设计既要统一,又要有变化,才能起到花坛的装饰效果。从尺度上更要重视人的感觉,充分体现花坛的功能和目的。

⑧文化性原则。植物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现,花坛的植物搭配也不例外,它同样可以给人以文化享受。特别是木本花坛、混合花坛其永久性的欣赏作用,渗透的是文化素养、情操的培养,设计师如没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其设计难以达到较高的景观效果。

④协调性原则。优美的植物景观与周围的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体环境中,花坛应与园林植物景观、园林建筑等格调相一致、相协调,才能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主景花坛应丰富多彩,在各方面都要突出,配景花坛则应简单朴素。同时花坛的大小、形状、高低、色彩等都应与园林空间环境相协调。

(2)花坛的大小  花坛的体量、大小应与设置花坛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l/10。为便于观赏和管理,独立花坛的直径或宽度应在10m以卜.,必要时采用组合式布置。带状花坛的宽度以2~4m为宜,其长度及段落的划分则依环境而定。

(3)花坛的边缘  花坛的边缘处理主要考虑对花坛进行装饰和避免游人踩踏,一般设有边缘石和矮栏杆。常见的边缘石有混凝土石、砖、条石、假山石等,其高度一般设为10~1 125px,不超过750px,宽10~375px,兼作坐凳的可增至1250px。有些花坛不用边缘石,而是在花坛边缘铺设一圈草皮作装饰,或者种植一圈边缘植物,如葱兰、韭兰、麦冬、吉祥草、书带草、地肤、雀舌黄杨等,更显自然美观。花坛边缘的矮栏杆一般是可有可无的,但矮栏杆有装饰和保护的双重作用,因而应用仍然广泛。矮栏杆主要有竹制、木制、塑料制、铁铸和钢筋混凝土制的五种,前三种制作简单,后两种经久耐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矮栏杆设计的高度不宜超过1000px,纹样宜简洁,色彩以白色和墨绿色为佳。这两种颜色都能起到装饰和衬托的效果,而以白色更为醒目,墨绿色更耐脏。在以木本花卉作花材的花坛设计中,矮栏杆可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绿篱代替。此外,边缘石和矮栏杆的设计应注意与周围的道路和广场铺装材料相协调。

(4)花坛的高度花坛的高度设计应主要从方便观赏的角度出发,如供四面观的花坛一般要求中间高,四周低,倾斜角5。~10。,最大25。,既有利于排水又利于增加花坛的立体感。角度小时叮选择不同高度花卉增加立体感。带状花坛可供两面观赏或单面观赏,种植土厚度视植物种类而异,草本、一年生和二年生花卉,保证20~750px土壤,多年生及灌木为1000px种植土层。出入口设置花坛时以既美观又不妨碍游人路线为原则,在高度上不可遮住出入口视线。

(5)花坛的色彩  色彩应与所在环境有所区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盛花花坛表现的主题是花卉群体的色彩美,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精心选择不同花色的花卉巧妙地搭配。一般要求鲜明、艳丽。如果有台座,花坛色彩还要与台座的颜色相协调。

①盛花花坛常用的配色方法如下。

a.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深色调的对比较强烈,给人以兴奋感;浅色调的对比配合效果较理想,对比不那么强烈,柔和而又鲜明。如堇紫色+浅黄色(堇紫色三色堇+黄色三色堇、藿香蓟+黄早菊、荷兰菊+黄早菊+紫鸡冠+黄早菊),橙色+蓝紫色(金盏菊+雏菊、金盏菊+三色堇),绿色+红色(扫帚草+星红鸡冠)等。

b.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并提高花坛明亮度。这种配色鲜艳,热烈而庄重,在大型花坛中常用。如红十黄或红+白+黄(黄早菊+白早菊+一串红或一品红、金盏菊或黄三色堇+白雏菊或白色三色堇+红色美女樱)。

c.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面积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景。如白色建筑前用纯红色的花,或由单纯红色、黄色或紫红色单色花组成的花坛组。

②色彩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一些问题。

a.一个花坛配色不宜太多。一般花坛2~3种颜色,大型花坛4~5种足矣。配色多而复杂难以表现群体的花色效果,显得杂乱。

b.在花坛色彩搭配中注意颜色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影响。如暖色调给人在面积上有扩张感,而冷色则有收缩感,因此设计各色彩的花纹宽窄、面积大小要有所考虑。例如,为了达到视觉上的大小相等,冷色用的比例要相对大些才能达到设计意图。

c.花坛的色彩要和它的作用相结合考虑。装饰性花坛、节口花坛要与环境相区别,组织交通用的花坛要醒目,而基础花坛应与主体相配合,起到烘托主体的作用,不可过分艳丽,以免喧宾夺主。

d.花卉色彩的特点。花卉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色彩,需要在实践中对花卉的色彩仔细观察才能正确应用。同为红色的花卉,如天竺葵、一串红、一品红等,在明度上有差别,分别与黄早菊配用,效果不同,一品红红色较稳重,一串红较鲜明,而天竺葵较艳丽,后两种花卉直接与黄菊配合,也有明快的效果,而一品红与黄菊中加入白色的花卉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同样,黄、紫、粉等各色花在不同花卉中明度、饱和度都不相同,仅据书中文字描述的花色是不够的。也可用盛花花坛形式组成文字图案,这种情况下用浅色(如黄、白)作底色,用深色(如红、粉)作文字,效果较好。

(6)花坛的图案设计一般色彩鲜艳的花坛,图案就力求简单;图案复杂的花坛,色彩不能杂乱。对于盛花花坛,外部轮廓主要是几何图形或几何图形的组合,花坛大小要适度,平面上过大在视觉上会引起变形,一般观赏轴线以8~10m为度。现代建筑的外形趋于多样化、曲线化,在外形多变的建筑物前设置花坛,可用流线或折线构成外轮,对称、拟对称或自然式均可,以求与环境协调,内部图案要简洁,轮廓明显。忌在有限的面积上设计繁琐的图案和大色块。一个花坛即使用色很少,但图案复杂则花色分散,不易体现整体的效果。

而模纹花坛以突出内部纹样华丽为主,因而植床的外轮廓以线条简洁为宜,面积不宜过大,尤其是平面花坛,面积过大在视觉上易造成图案变形的弊病。内部纹样可较盛花花坛精细复杂些。但点缀及纹样不可过于窄细,以红绿草类为例,不可窄于125px,一般草本花卉以能栽植2株为限。设计条纹过窄则难以表现图案,纹样粗、宽,色彩才会鲜明,图案刊’会清晰。内部图案町选择的内容广泛,如仿照某些工艺品的花纹、卷云等,设计成毡状花纹;用文字或文字与纹样组合构成图案,如国旗国徽、会徽等,设计要严格符合比例,不可随意改动,周边可用纹样装饰,用材也要整齐,使图案精细,多设置于庄严的场所;名人肖像,设计及施工均较严格,植物材料也要精选,从而真实体现名人形象,多布置在纪念性园地;也可选用花篮、花瓶、建筑小品、各种动物、花草、乐器等图案或造型(见图7—7),可以是装饰性,也可以有象征意义。此外,还可利用一些机器构件如电动机等与模纹图案共同组成有实用价值的各种计时器,常见的有日晷花坛、时钟花坛及日历花坛等(见图7-8)。

这里缺页(www.daowen.com)

①花境的种植床是带状的。单面观赏花境的后边缘线多采用直线,前边缘线可为直线或自由曲线;双面观赏花境的边缘线基本平行,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流畅的自由曲线。

②花境的朝向要求。对应式花境要求长轴沿南北方向展开,以使左右两个花境光照均匀,从l叮达到设汁构想。其他花境可自由选择方向,但要注意到花境朝向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根据花境的具体位置有所考虑。

③种植床依环境土壤条件及装饰要求可设计成平床或高床,并且应有2%~4%的排水坡度。一般土质较好、排水力强的土壤设置于绿篱、树墙前及草坪边缘的花境宜用平床。床晴f后部稍高,前部与道路或草坪相平,这种花境给人整洁感。排水差的土质挡土墙前的花境,为了与背景仂、调,叮用30~1000px高的高床,边缘用不规则的石块镶边,使花境具有粗犷风格;若使用蔓性植物覆盖边缘石,义会造成柔和的自然感。

3.背景设计

单面观花境需要背景。花境的背景依设置场所不同而异。较理想的背景是绿色的树墙或高篱,用建筑物的墙基及各种栅栏做背景也可,以绿色或白色为宜。如果背景的颜色或质地不理想,可在背景前选种高大的绿色观叶植物或攀缘植物,再设置花境。背景是花境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与花境有一定距离,也可不留距离,总之设计时应从整体考虑。

4.边缘设计

花境边缘/fi仅确定厂花境的种植范围,也便于前面的草坪修剪和园路清扫工作。高床边缘可用自然的石块、砖头、碎瓦、木条等垒砌。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以15~500px高为宜。可用同种植物,也可用不同植物,后者更贴近自然。若花境前面为园路,边缘可用草坪镶边,宽度至少750px以L。若要求花境边缘分明、整齐,还可以在花境边缘与环境分界处挖500px宽、40~1250px深的沟,填允金属或塑料条板,防止边缘植物侵蔓路面或草坪。

5.种植设计

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并正确选择适宜材料是种植设计成功的根本保证。在诸多的牛态因子中,光照和温度的要求是主要的。植物应在当地能露地越冬,在花境中的背景及高大材料可造成局部的半阴环境,这种环境配置宜选用耐阴植物。对土质、水肥的要求可在施工中或以后的管理上逐步满足。其次应根据观赏特性选择植物。因为花卉的观赏特征对形成花境的景观效果起决定作用。种植设计正是把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质地等主要观赏特点进行艺术性地组合和搭配,创造出优美的群落景观。选择植物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以在当地露地越冬,不需特殊管理的宿根花卉为主,兼顾一些小灌木及球根和一年生、二年生花卉。

②花卉有较长的花期,且花期能分散于各季节开花顺序有差异,有水平线条与竖直线条的交叉。花色丰富多彩。

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芳香植物、花形独特的花卉、花叶均美的植物、观叶植物等,某些禾本科植物也町选用。但‘般不选用斑叶植物,因它们很难与花色调和。

6.色彩设计

①单色系设计这种配色法不常用,只为强调某一些特殊需要时才使用。

②类似色设计这种配色法常用于强调季节的色彩特征时使用,如早春的鹅黄色,秋天的金黄色等。有浪漫的格调,但应注意与环境协调。

③补色设计多用于花境的局部配色,使色彩鲜明,艳丽。

④多色设计这是花境t Fl常用的方法,使花境具有鲜艳、热烈的气氛。但应注意依花境大小选择花色数量,若在较小的花境上使用过多的色彩反而产生杂乱感。

7.季相设计

花境的季相变化是它的特征之一。理想的花境应四季有景町观,寒冷地区应做到三季有景。    

花境的季相是通过种植设计实现的。利用花期、花色及各季节所具有的代表性植物来创造季相景观。如早春的报春、夏日的福禄考、秋天的菊花等。植物的花期和色彩是表现季相的主要因素,花境中开花植物应连续不断,以保证各季的观赏效果。花境在某一季节中,开花植物应散布在整个化境内,以保让花境的整体效果。

具体设计方法:在平面种植图上标出花卉的花期,然后依月份或春、夏等时间顺序检查花期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各季节开花植物的分布情况,使花境成为一个连续开花的群体。此项设计也叮结合花境的色彩设计同时进行。

(四)花境的施工及养护管理

1.整床放线

花境施工完成后可多年应用,因此需有良好的土壤。对土质差的地段实行换土,但应注意表层肥土及生土要分别放置,然后依次恢复原状。通常混合式花境土壤需深翻1500px左右,筛出石块,距床面1000px处混入腐熟的堆肥,再把表土填回,然后整平床面,稍加震压。

按平面图纸用白粉或砂在植床内放线,对有特殊土壤要求的植物,可在种植区采用局部换土措施。要求排水好的植物可在科一植区土壤下层添加右砾。对某些根蘖性过强,易侵扰其他花卉的植物,可在种植区边挖沟,埋入石头、瓦砾、金属条等进行隔离。

  2.栽植及养护管理

  通常按设计方案进行育苗,然后栽入花境。栽植密度以植株覆盖床为限。若栽种小苗,则可种植密些,花前再适当疏苗;若栽植成苗,则应按设计密度栽好。栽后保持}:壤湿度,直到成活。

花境种植后,随时间推移会出现局部生长过密或稀疏的现象,需及时调整,以保证其景观效果。早春或晚秋叮更新植物(如分株或补栽),并把秋末盖地面的落叶及经腐熟的堆肥施入l二壤。管理中注意灌溉和中耕除草。混合式花境中花灌水应及时修剪,花期过后及时去除残花等。

花境实际上是1种人工群落,只有精心养护管理才能保持较好的景观。一般花境可保持3~5年的景观效果。

三、花台

花台又称高设花坛,是高出地面栽植花木的种植方式。类似花坛,但面积较小,在庭院中作厅堂的对景或入门的框景,也有将花台布置在广场、道路交叉口或园路的端头以及其他突出醒目便于观赏的地方(见图7—12)。

 

花台的配_置形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类。

(1)规则式规则式花台的外形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正多角形、带形等,其选材基本与花坛相似,由于面积较小而经常种植。规则式花台因高于地面,故应选择株形较矮、繁密匍匐或茎叶下垂的花卉,如矮牵牛、美女樱、芍药、麦冬草、沿阶草等。这类花台多设在规整式庭院中、广场或高大建筑前面的规则式绿地上。

(2)自然式  又称盆景式花台,常以松、竹、梅、杜鹃、牡丹等为主,配饰山石、小草,重姿态风韵,不在于色彩的华丽,以体现艺术造型。这类花台多出现在自然式山水园中。

花台多设在地下水位高或夏季雨水多、易积水的地区,如根部怕涝的牡丹等就需要花台。

古典园林的花台多与厅堂呼应,可在室内欣赏。植物在花台内生长,受空问的限制,不如地栽花坛那样健壮,所以,西方园林中很少应用。花台在现代园林中除非积水之地,一般不宜于大量设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