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沙漠还是海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沙与海》中,导演高国栋就为我们介绍了生活在如此环境中的两位主人公。
《沙与海》真实记录了生活在沙漠上的刘泽远和生活在海岛上的刘丕成两个家庭的故事。虽然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大不一样,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过着心满意足的日子。该片获第28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大奖,这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获得国际大奖。
一、人的主题
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注意人的社会性。这种传统思想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表现为宏大的叙事话语。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个体的普通人越来越受到重视。
《沙与诲》的导演将镜头对准了两个远隔千里、素不相识的普通家庭的故事,他们有着同样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同样勤劳的品格。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们还为他们的后代不停地做出规划和设计。
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止他们对理想的追求。观众也从中体味到主人公身上坚韧与谦和的人生态度。从而使这部电视纪录片表达出对普通人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的关注,上升为对文化精神境界的揭示。(www.daowen.com)
二、结构特点
《沙与海》的叙事线索很清晰,形式感很强,两条线交叉剪辑,平行发展。影片的第一个画面是在沙漠中行走的刘泽远,第二个画面是在海上航行的刘丕成,第三个画面是片名“沙与海”。之后是在沙漠中和在海上两条线索交叉叙事,分别介绍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他们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子女的不同理想,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两个家庭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种看似平淡的穿插和对比之中推进,不仅仅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还突出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父辈和子辈之间思想上的冲突。
三、影像特点
影片的画面整体上比较平稳,镜头节奏比较舒缓,这种节奏恰好与两家人的生活节奏相吻合,因此较好地再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在色彩上,沙漠的浑黄与大海的透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两个段落交替叙事的时长也基本相符。特别是对细节的捕捉,更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打沙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景。这是一个从画面左边向右边横摇再拉起的镜头:一条白底粉色花图案的毯子上散落着一颗颗沙枣,沙枣随着镜头从毯子上到沙土里,刘泽远和他儿子聚相会神地跪在地上检沙枣。他们专注的动作和神情,使这一刻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那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信心。人与自然的美妙结合,孕育着生命,充满了希望。
《沙与海》的导演通过对这两户家庭的描述,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管是在哪里,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要和自然做顽强的斗争并勇敢的生存。关注“人”的主题由凸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