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雕塑家刘焕章》为什么是风格独特的纪录片经典。

《雕塑家刘焕章》为什么是风格独特的纪录片经典。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雕塑家刘焕章80年代的电视纪录片除了大型的史诗类的纪录片外,一些小成本的人物类纪录片同样非常优秀,《雕塑家刘焕章》就是其中的代表。《雕塑家刘焕章》在解说上较为独特。《雕塑家刘焕章》纪录、展示了一个雕塑家曲折而又精彩的人生。该片通篇运用男女交替的解说词,情感细腻而又真实动人,弥补了画面表现的不足,称得上是风格独特的纪录片经典。

《雕塑家刘焕章》为什么是风格独特的纪录片经典。

雕塑家刘焕章

80年代的电视纪录片除了大型的史诗类的纪录片外,一些小成本的人物类纪录片同样非常优秀,《雕塑家刘焕章》就是其中的代表。该纪录片记录了雕塑家刘焕章经过十年“文革”的动荡之后,倍加珍惜艺术创作的机会,表现出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一、历史地位

    中国电视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之后的十年中其创作题材以记录当时的重大事件为主,其表现形式是简单的“新闻报道”型,基本上是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十年动乱”期间,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典型性、特写镜头的运用等创作技巧上较前一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局限于主题先行、手法僵化,从而缺少艺术感染力。

    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关注民族以及历史等重大题材,并随之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但这些以丝绸之路长江、运河等为题材的纪录片,更多关注的是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群体,在充分展现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却忽略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种宏大叙事的背景下,1982年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的播出,在当时的电视界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这部报告文学式的电视纪录片,以雕塑家刘焕章这样一个人为记录对象,再现了刘焕章为了艺术追求“没完没了,没日没夜,劈树杈、凿石头……”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影片从始至终彰显出作者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普遍人性的呼唤,这是文化意识的觉醒,并为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整体上由宏大叙事向个人话语的转变开了先河。(www.daowen.com)

二、声画关系

电视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画面和声音造型来传递信息,而且是以“看”为主,以“听”为辅,声画一体、声画同步。而早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上是采用画面+解说+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解说词发挥着主导作用,观众更多是通过“听”来获得信息,而画面的信息量相对较少,《雕塑家刘焕章》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如影片的开头:这组34秒钟的画面用了9个短镜头剪接,其中“面部特写”出现四次、“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出现三次、“斧头砍木头特写”出现两次。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画面重复使用较多,提供给观众“看”的信息量较少,所以用贴切的解说词来进行引导,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雕塑家刘焕章》在解说上较为独特。它采用了男女声交替配音,解说词写得也极具文学色彩,就像是一篇完整的报告文学,并且在叙述人称上也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叙述特点,分别用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比如用第三人称“他”来介绍刘焕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在表现他的心理活动时又使用了第一人称“我”:(用片子里的声音)“我总不能关在家里闭门造车,有时候也出去走走……也发生误会,有人认为我不是神经不正常,就是脑子有问题,为什么老是盯着别人看。”同样在他的妻子介绍女儿的时候也用了第一人称:“可我们这个孩子从来没有碰坏他爸爸的任何一件作品。”而在影片的结尾有一段解说词却用了第二人称:“假如你要找刘焕章的家,那太容易了,只要记住胡同就行,因为他家的窗户外面总堆放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他在不在家呢,你听……”

    片中这种文学式的解说词,比较讲究语言的润色,叙事也较完整,如果舍弃画面,观众也同样能够“听”出来刘焕章是何许人也,只是没有看到他长的什么模样。因此,声音元素的作用超过了画面的影响力,解说词在本片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雕塑家刘焕章》纪录、展示了一个雕塑家曲折而又精彩的人生。该片通篇运用男女交替的解说词,情感细腻而又真实动人,弥补了画面表现的不足,称得上是风格独特的纪录片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