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纪录片的创作队伍中,张以庆是位极有个性的导演。他的代表作之一,《幼儿园》曾获2004年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同年,影片又获得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本讲中,我们选取这部作品,从节奏、视听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张以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一、节奏
《幼儿园》充分调动了多种艺术要素的功能来组织作品节奏,如场景、视觉元素(光、色彩、构图)、听觉元素(语言、音乐、音响)、时间、结构,等等。
1、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形成节奏
我们可以把这部片子中的所有场景分成两类:自然场景和人工设置场景。自然场景是指幼儿园的自然生活景观,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此类场景中没有摄制组做过的改动,只是说它自然的成分非常大,设置加工的比较少。人共设置的场景指为摄制组拍摄而专门设置的场景,此场景所有画面都是褐色的。在50分钟的影片中,人工设置的场景镜头出现了20次,平均每2.5分钟出现一次。这样,两个场景的交替重复出现就使影片形成了一种交替的节奏。这种节奏很好地克服了许多纪录片常见的散漫沉闷的节奏模式。《幼儿园》中人工设置场景的出现,除了重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要素的变化。下面先看一下在片子中人工设置场景的出现频率和剪辑方式。
虽然前面说平均每隔2.5分钟,人工设置的场景就出现1次,但这种场景的出现并不是以平均的时间长度间隔出现的,而是更为讲究。有时1分钟内出现两次,中间只间隔十几秒钟,有时则间隔五六分钟。这完全是综合影片内容,结合其他视听要素来确定人工场景出现的频率。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个场景出现的频率随着时间的递进越来越高,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这个场景在第13次,即第30分36秒的那次出现,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前的每次出现都是一个镜头,这一次出现的是两个镜头。原来是两个人工场景的镜头之间必然间隔有幼儿园的自然生活景观,作者一直这样剪了12次,到第13次是中间这段幼儿园自然生活场景没有了,这实际上一下子加快了人工场景的出现频率,使作品的节奏明显加快。
在大约30分钟的时候进行这种剪辑变化,这个变化点恰好是50分钟的影片在时间上的黄金分割点。接着中间间隔了1次,在第15次,即第38分钟出现4个连续的人工场景,然后在第19次,即45分2秒出现6个连续的人工场景。在人工设置场景出现递增时,幼儿园的自然生活场景呈递减趋势。这两种场景的出现频率、出现时间长度上反方向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节奏,加上人工场景中人物的变化、谈论话题的变化,照明灯光的变化等因素,共同把影片推向了高潮。
2、通过色彩来形成节奏
片中幼儿园教室墙壁的淡绿色和地板桌椅的红色同孩子们的衣服以及周围环境的色彩一起形成了一个斑斓的世界。这与人工设置场景中的褐色形成了丰富与单一的鲜明对比。一个是色彩丰富多样,开放自由;一个是借问答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私密、封闭空间,二者在影片中交替出现,赋予影片一种灵动的节奏感。
在48分42秒之前,人工场景用褐色。自然场景用彩色,二者区别十分明确。但是从48分43秒开始,镜头内容是幼儿园自然生活场景,但色彩却转换为统一的褐色,连续10个褐色镜头,直到影片结尾,这样单一褐色和多样彩色,幼儿园自然生活场景和人工设置固定场景的二元对立走向统一,节奏动力消失,并运用音乐和慢镜头把彩色和褐色世界合二为一,非常自然地结束影片。
3、通过声音来制造节奏
在纪录幼儿园的自然生活时,作品使用了噪杂、喧闹的现场同期声,而在人工场景中,却是非常安静的一问一答,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www.daowen.com)
还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的运用,影片中反复出现8次的音乐,实际上是两首曲子,一首是《茉莉花》,另一首是不知名的口琴曲,在顺序安排上体现出对称的结构。两首曲子的风格不同:童声合唱的《茉莉花》音色明亮、风格淡雅,象征孩子们幼儿园生活和人生阶段的阳光、美好;口琴曲则音色黯淡,旋律凝重,象征孩子们也有成长中的苦闷和烦恼。两首曲子相互映衬补充,节奏张弛有度,传递出孩子们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既幸福又略带苦涩的生命体验。
二、视听语言
1、镜头运用
全片室内镜头较多,主要是一些中、近景和特写镜头,生动地反映了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和情绪变化,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对于孩子们来说相对封闭的、狭小的生活空间。相对而言,室外镜头较少,而且室外镜头都做了虚焦处理。其中—个外景是透过虚焦的前景“铁丝网”,隐约可以看到后景中孩子们在玩耍,这种“朦胧的”、“理想化”的表现,正是导演某种寓意的传达。
在影像的运动上,全片固定镜头较多,摄影机很少运动。如果运动也只是一些镜头内部运动,如变焦、虚焦等,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过渡比较平稳,节奏相对舒缓。另外,该片多数镜头采用了低机位拍摄,选取了儿童的视角,保持与儿童的平等交流,缩短了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
2、光、色彩运用
影片整体用光和色彩上比较明亮、鲜艳,表现出童年的温暖与美好;在室内,几乎在一个区域的机位里面,都是侧逆光。在拍摄《幼儿园》时,处于对光线的考虑,张以庆把三间教室的窗帘全部换成了百叶窗。因为充足的阳光,作品呈现出一种光亮透明的感觉。并且影片中大部分镜头多用侧逆光,突出了四面的造型功能。
3、声音运用
在声音的运用上,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完全由同期声构成。现场声中有上课、吵闹,甚至打呼噜、喝汤的声音,很生活化,也很生动。同期声采访的对象是相对固定的,“问题”是事先设计好的,但孩子们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三、结构
《幼儿园》在叙事结构上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另一条是同期声采访孩子们。两条线索在影片中担当的叙事任务不同:前一条线再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如“第一顿饭”时,小女孩泼了一身饭莱;“第一个午觉”时,孩子们的吵闹;“第一堂课”时,孩子们乖巧的动作与表情,以及现实中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后一条线对孩子们的采访,不仅在记录“过程”中起到了间隔、停顿的作用,而旦也是揭示孩子们内心活动的—种手段,更在—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中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孩于们对“爱”的理解就是“我把你抱着”;他们一边嚷着“开飞机,扔炸弹,炸死美国王八蛋”,一边又喝着可口可乐、参观可口可乐生产线;有的孩子见都没见过日本人,却“恨得流鼻血”;还有他们对文警、做生意、“非典”、人口超生、中国足球等问题的态度,简直是句句语出惊人。
而且,在采访这条线索上,张以庆对色彩也有意识地进行了处理。每次插人的采访片断部是褐色的、单一的色彩,与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是张以庆对童年生活的印象由原先“童年是美好的”、“幼儿园是快乐的”,到后来“发现孩子们面对的这个社会跟成人是—模一样的社会”的—种寓意和表达。
这部影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张以庆的作品以及其独有的思想性、震撼力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形态与创作手法,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