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55届戛纳电影节上,金棕榈大奖授予了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钢琴家》。同样与音乐有重要关系的《海上钢琴师》获得了1999年度欧洲电影奖的最佳摄影奖和2000年第57届金球奖中的最佳音乐奖。虽然这些都是与音乐有关的影片,可是人们并没有为此而忽略了这部影片所体现出的深刻哲理。
根据文学名著《二十世纪》改编的《海上钢琴师》,几乎可以说是20世纪意大利的最后一部艺术电影。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弃婴,从小到大,一直在一艘往返于欧美间的客轮上生活,几十年间从未踏上陆地一次,最后与船同沉。
一、大时代的全景描写
《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发生在一艘名为弗吉尼亚的远洋游轮上,这艘超级大游轮主要运送从欧洲至美洲的移民,来来回回往返于欧美之间。在20世纪初,人们从事工业生产,蒸汽机、电力不断为人类的发展带来动力,几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美国梦,向往着自由女神,向往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电影通过一艘远洋游轮将时代大背景进行了全景展现。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印迹,读出了艺术与工业的交织,这样的时代也正是主人公命运走向终结的必然因素。当麦克斯托尼在即将爆破的弗吉尼亚号中寻找到1900时,他们进行了一段深入人心的对白。1900说,他担心的并不是看到的,而是看不到的,他看不到未来。他出生在船上,记忆中只有他的养父丹尼,他的生活全部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只是通过来来往往的游客了解世界,他担心他下船后找不到自己的未来,在一个巨大的工业社会中,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工业化的生产中,经济是第一位的,钱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没有情感,没有沟通,没有艺术的清淡,也正因为这些,1900最终选择了与这艘船一起终结。(www.daowen.com)
二、艺术化的镜头语言
当麦克斯托尼由于刚刚上船无法适应剧烈摇晃吐得一塌糊涂的时候,1900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带着他坐在滑动着的钢琴上,倾听着大海的声音。这一场戏运用了很多全景,每个镜头几乎都是在晃动中完成的,在之前的镜头中,观众可能会感到眩晕,但是当1900开始弹琴时,眩晕感全无,导演将音乐与节奏完美融合到一起,赋予镜头艺术的气息,使得整个片段由眩晕转变为享受。此外,在“斗琴”中,导演运用大量横移镜头表现场景,合理地进行场面调度,将斗琴的主角与观众很好地连接起来,营造了一种舞台感,仿佛是意大利话剧的场面,这种艺术处理能够让观众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斗琴上,集中到钢琴,集中到音乐上。在这场戏中,我们不仅看到了1900的钢琴技艺,还可以充分地进行艺术体验,沉醉于艺术带来的快感之中。
三、孤独意象的视觉体现
影片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孤独天才的传奇故事。孤独是贯穿整部影片的,那种无法依靠,看不到未来,渺小的感觉始终萦绕在观众心中。当1900刚出生的时候,镜头由一双蓝色的眼睛缓慢拉向正在行驶的大型游轮,渺小在巨大的反差下显得格外醒目。当1900准备下船时,他停在了旋梯中间,这时导演用几个全景展现了这一场景,1900孤独一人站在旋梯中间,或者说是站在一种人生与另一种人生的转变中,表现出他的孤独,他对未来的迷茫,他的胆怯。他与所有的普通人都不一样,他出生在船上,他没有接触过任何外界的事物,他在船上呆了非常长的时间,他没有身份,没有亲人,没有家人朋友,他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他只能在钢琴的艺术中独舞,没有人可以了解他,孤独在此时被无限放大了。在影片中,1900就像最后被炸毁的弗吉尼亚号,在大洋中孤独着,随着时代的变化终结。
《海上钢琴师》通过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位天才的孤独和他挣扎矛盾的命运。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到孤独,深邃,艺术,友情,爱情,1900的琴声始终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