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城南旧事》有着怎样独具匠心的叙述视角

《城南旧事》有着怎样独具匠心的叙述视角

更新时间:2025-0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叙事亦很简练,在九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三个故事:英子与秀贞、妞儿,英子与小伙子,英子与宋妈。《城南旧事》通过一系列朴实无华的生活场景,自然流动的叙事结构和清新优美的视听形象,提供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情绪和韵味。

1982年的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吴贻弓的《城南旧事》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这部怀旧佳作讲述了发生在

20年代的老北京故事。英子是个大学教书先生的女儿,每天无忧无虑的嬉戏着,但在她的童年岁月中还是不时发生一些值得留下记忆的事情。影片以它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镜语表现了一个时代“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今天,我们会从叙事特点和视听构成的层面,带领同学们感受那些发生在大时代的小故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带着对逝去的童年的深切怀念之情,展现了北京中、下层市民生活的图景。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为影片的总基调,成功再现了原作中充满“回忆感”和“往事感”的神韵。

一、质朴、清新的叙事风格

《城南旧事》在叙事风格上呈现出较强的段落感。一方面,打破了影片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又在真实自然的基础上,强调了整个影片艺术表现的情感化和主观色彩,为影片创造了抒情散文的格调。这种质朴、清新的散文化叙述风格也1979年以后一批中青年创作者共同的艺术追求。

《城南旧事》叙事亦很简练,在九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述三个故事:英子与秀贞、妞儿,英子与小伙子,英子与宋妈。故事不复杂,就是英子童年的生活片段,或是说童年英子的所见所闻。影片从头到尾一直追求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朴实无华的生活场景,没有一丝的华贵,没有一点幻想。骆驼队、荒草地、漫山红叶、蜿蜒山路,都有一种带着朴实美的诗意。特别是在打水喝放学这两场戏中,导演更是让它们在片中反复出现四次,那水缓缓流出,骆驼队缓缓走过,街上缓缓走过的人群,一切都是那么的缓。景、物、人、事中,完美构成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这是一种诗意,带着离别、乡愁的哀伤和相思。

二、独具匠心的叙述视角

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有意让真正的叙事人即成年后的“小英子”(也可说是吴贻弓或者林海音)与被叙述的故事拉开时空距离,使影片的叙事风格笼罩了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色彩。

全片大多数镜头是以小英子低视角的主观镜头拍摄的,随着小英子纯真目光的追溯,“一切都离我而去”的伤怀情绪显得尤为真切,同时也显得更加凄婉和痛楚。

无论是胡同里的拉水车,大街上出红差的队伍,秀贞人去屋空的居室,英子和妞儿打秋千和看小鸡的厢房,以及学佼、庙会、荒草园等等,都由于英子的视线而被蒙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影片临结束前,在父亲的墓地上接连出现了六个燃烧般的红叶的镜头,无疑将影片贯穿的离愁别绪推向了高潮。(www.daowen.com)

三、舒缓含蓄的视听表达

《城南旧事》中视听形象的构成是舒缓的。

英子的形象较少出现跳跃和近景,与整个影片叙事的散文化风格相一致。学校的钟声和孩子的阵阵歌声,水井旁辘轳和拉水车吱吱的声响,都是带有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感受色彩的意象。秀贞对自己爱人满怀深情的回忆,主要是以哀伤的画外音讲述出来的,画面在空洞的房屋里缓缓移动,为人们提供了进行丰富想象的空间。所有这一切都给影片提供了巨大的艺术容量。

    

片中雨夜送别的场面加强了秀贞命运的悲剧色彩,(视频呈现: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大远景的镜头画面,大雨中,给母女俩送行的小英子晕倒了。画外传来买报声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导演没有让小英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太多的打击,也不想让她纯净的眼睛蒙上太厚的灰尘,一切沉重的精神浩劫都推到了幕后,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耐人寻味。

片中四次拍摄藤箱里的小油鸡和荡秋千的镜语抒写,刻画了英子和妞内心的童真纯朴、伤感失意、离愁别恨,以及辛酸孤独的种种情愫,这种情感一直贯穿在影片舒缓沉静的节奏感中。  

音乐上,《骊歌》以不同的变奏出现了8次。音乐的连贯使整个散文式的故事从听觉上连贯起来。

在音响制作上,井边“哗哗”的水流声、驼队的铜铃声、放学时学校的钟声,以及火车那撕心裂肺的鸣笛声,交织成憾人的境界。

 

《城南旧事》通过一系列朴实无华的生活场景,自然流动的叙事结构和清新优美的视听形象,提供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情绪和韵味。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戏剧性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其诗意来感染观众。这对于习惯于戏剧式作品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