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认为“真正的日本”体现在节日中。虽然几个世纪以来日本受到西方影响,但节日上的仪式、风俗、食物、饮品、服装、饰品、音乐及舞蹈还是会让人想起他们独特的文化特征。
日本从古代起就崇尚外国的技术和物品,只要是觉着好就积极地引进,随后将其“本地化”,使之变成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日本的节日也不例外,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受中国的影响很深。
日本的节日大多是依照各地神社(庙宇)的祭祀活动而沿袭下来的,因此日本称节日为“祭”。古代日本的“祭”纯属是一种向神祈祷保佑的行为,但是今天的“祭”却充满了娱乐性、戏剧性和商业性。据统计,日本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地区举行“祭”。
日本的法定节日:在法定的国民节日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
按照日本的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去除邪恶,日本民众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大家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做一个好梦。
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里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
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习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成人节
东方很多国家现在对孩子何时成年的概念已经十分模糊或是混乱,而在日本,当少男少女满20岁时,就会举行盛大的成人礼。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日本的成人节,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是受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
日本仿中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
成人礼当天,女孩子们会在母亲的帮助下,像出嫁一样穿戴起崭新的和服,扎起高高的云髻,指甲上画上花,然后盛妆出席仪式,接受长者的祝贺,还要去参拜神社或祭祖。虽然是生活在现代化的日本,但这些少女却在这种古代礼仪的氛围下,她们个个会显得高贵和雍容。古典的装束掩不了时尚的气质,更加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
成人节也标志着从这天起,他们拥有了成年人的权利和责任,拥有选举权,违法要负全责。古人把“穿戴”竟视为治国治家的重要环节,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不能不佩服这是一种智慧。
立春——撒豆驱鬼
在日本,如果你恰巧碰到有人头戴狰狞面具夺门而入,而一家老小则手拿黄豆向其抛打,千万别以为是遇到了歹徒,这是日本人为保全家平安而举行的“撒豆驱鬼”仪式。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立春的前一天叫做“节分”。这一天,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
民间信仰认为,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显得很热闹。虽然这个时节屋外还很冷,但从这种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人们通常在这天参加各种“撒豆子”仪式,以驱邪迎福,祈愿平安。
这里所驱的“鬼”与中国人所说的“鬼”不同,它不是死人的灵魂,而是一种妖怪。在日本,鬼是一种很普遍的妖怪,它们根据身体颜色的不同,有红鬼、蓝鬼、黑鬼等种类。它们的身躯比一般的人高大,头上有角,在很可怕的脸上还长着长长的獠牙,它们穿着老虎皮的兜裆布,手持带刺的铁棍。它们常常来到人间抢走公主或财宝,也吃人。
我们这里所说的“撒豆驱鬼”活动中的鬼,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国追傩传到日本的宫廷以后,再传到民间而形成的。因为走在游行队伍最前边的方相氏装扮得奇形怪状,人们误以为他就是应该被除掉的邪恶妖怪,于是他慢慢地变成日本的鬼了。另外,在日本从平安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不动明王的画像,形象上也与鬼很相似。再者,我们在中国古建筑物的门上常常见到的铺首,其形象也有点像鬼。职能上二者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给人心理上的震慑感觉却是一样的。
所以说,这种在日本已扎根很深的妖怪,就好像是个进口货,它在日本经过很多个春秋以后,慢慢地被进行本土化,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了。日本文化有一个特征,即将外来文化吸收消化后,利用它形成自己的文化。从“鬼”的身上我们也能见到这一点。
建国纪念日
日本的“建国纪念日”在每年的2月11日,它是为了使日本人想起自己国家的建立、培养爱国之情的国家性节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了日本国。
“建国纪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纪元节”,所以“建国纪念日”并不像美国独立日有其历史上的意义。按照日本最早的敕撰史书《日本书纪》中的日期对照表计算,神武天皇决定将阳历2月11日作为登基的日子。然而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日本书纪》中所描述的神武天皇登基并不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民间传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二战期间,当时的执政者为了在民间培植崇拜天皇的军国主义思想,将这一天作为纪念日本天皇祖先“建立”日本的功绩的纪念日。1948年日本在制定国民节日法时,否定了这个节日。1952年修改节日法时,又把2月11日更名为“建国纪念日”。从那时起,日本社会上就存在着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的观点。
如今,天皇在日本已经不再被认为是神了,但仍是国家的象征。天皇的生日作为国庆日的传统保持不变,当天天皇和皇后在皇宫接受国民进宫朝贺。日本的节日名目繁多,连企业也可以自己规定一个公司庆祝日,在民间最受重视的当数元旦和盂兰会。国庆日只是意味着一天的假期,当然,也有人会去参拜神社。
每年的春分,在中国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只在天气预报里提一下便此带过,偶尔也有一些商家会对它打点主义,但动静不大。相比之下,日本则至今都会把春分作为本国12个法定假日之一。
春分还被日本当地的人称为“春的彼岸”。而“彼岸”的观念又是源于印度的佛教,在这期间是要去扫墓的。有一些书籍中也有写到日本的春分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但是日本人扫墓却并不在春分前后,而是汇聚在秋分时间,或者说日本人一年要在春分和秋分进行两次扫墓,所以对于有些书中提出日本春分等同于中国的清明,此说法实在欠妥,因为中国人在清明那天会集体去扫墓,日本却不是。
从这样来看,把日本的春分解释为歌颂自然、怜爱生物更为贴切。
女孩节
日本的节日很多,里面有两个比较受年轻人喜欢的,就是一年一度的“男孩节”和“女孩节”。在外国人的思想里,一提到日本人首先就会想到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孩,其实日本当地人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天天穿和服。这种民族式的服装,只有在隆重场合或者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穿在身上。而日本的小孩子,平时根本就不穿和服,但到了“男孩节”或者“女孩节”,则个个都要打扮起来,穿上漂亮的和服,走出家门逛逛。
按照先后顺序,“女孩节”较早。每年3月3日是“女孩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又被人们称为“偶人节”、“雏祭”或“桃花节”。说早一点儿,“桃花节”还是在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原来,“桃花节”限于城市的贵族阶层,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这个活动才进入寻常百姓家,进而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民俗。日本属于典型的男权社会,能为女孩子腾出一天来庆祝,还实属难得了。
每年3月3日那天,家长会给女孩子穿上艳丽的和服,家里专门摆上人偶。这种小玩意儿并不是当日现做,更不是临时购买的。日本家庭一旦生了女孩子,长辈们便会纷纷送来一套造型精美、而且价格昂贵的小偶人。等到过女孩节的时候,这些小偶人就派上了用场,少的摆一层,多的用偶人架摆上好几层,最多的可摆七八层,而最上的一层,大多是一个皇帝和一个皇后。
女孩从一岁时开始得到这些小偶人,以后每年3月3日都要拿出来陈列,直到出嫁时带走。摆小木偶象征孩子摆脱厄运和灾难,将来能够快乐成长。节日一过,小偶人又被家人收进柜子里,等来年女孩节再取出来亮相。日本人相信,如果过了3月3日还没有把偶人装到箱子里,女孩长大后就会晚嫁。每个女孩儿,从出生到出嫁,都带着一群小偶人。
此外,关西一带还有“流雏”习俗。还是那个小人偶,像放河灯一样推进河里,任它们顺水漂流。这显然是讨个吉利,希望冲走厄运,保佑女孩儿平安,健康。(www.daowen.com)
男孩节
和女孩节对应的便是男孩节了,每年的5月5日一到,所有的日本男孩儿都会成为社会的主角,家家户户都要举行仪式,祝福自己的小帅哥。
如果把这个节日追溯到古代,其实日本人并不喜欢5月这段日子,尤其是农民。因为每到这个季节,庄稼里的害虫们就开始闹腾了,严重的可能会毁了农民一季的好收成。为了抵御害虫,农民便采取了土办法,他们会扎一大堆龇牙咧嘴的稻草人,把他们一个个插在地里。男孩子便要跟在大人左右帮忙,这个时候稻田旱地里就会出现很多孩子的身影。大约到了江户时代,扑灭害虫这种农活儿,就演变为日本民俗之一的男孩节了。
现在,男孩节的时候人们不用再扎稻草人了,而是改成了大鲤鱼。节日当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都要悬挂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的意思。鲤鱼旗,用布匹或绸缎裁成空心鲤鱼,分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自己。家里有几个男孩儿,门口就悬挂几面青蓝旗。青蓝旗子越多,表示这家的哥们儿就越多。日本人认为鲤鱼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表达了父母期望子孙成为勇敢坚强的武士的愿望。跟中国的民俗不同的是,中国人把孩子比作猛虎,给他们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子……根据“尊重儿童的人格,谋求儿童的幸福,同时感谢母亲”的原则,规定这一天为全国公休日。
在日本家庭的壁龛里,家长还为男孩子们准备了盔甲、弓箭、军刀之类的东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真正勇猛的武士。很巧,5月5日的男孩节恰逢日本过端午——他们不像中国算阴历,而是按阳历算。于是,男孩节又平添了几样新道具:比如,年糕和粽子。另外,全家还得用菖蒲水洗澡,用来祛灾消病。据说“菖蒲”和“尚武”谐音,看来,日本男孩儿从小就移植了好斗的个性。
敬老节
日本是一个长寿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每年的9月15日是日本的敬老日。1966年,也就是二战结束后大约20年,为感谢为战后经济复兴做出努力的老年人们,日本政府把菊花飘香的初秋9月15日定为敬老日,这是法定的假日。最近为了增加三连休,把敬老日改在9月份第三个星期一。日本的总务省为了提高全民对老龄化社会的认知,减少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代沟,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在敬老日给自己的高龄长辈发送表示关心和慰问的明信片。
敬老日,各级政府给老年人颁发敬老金。根据地方财政能力,钱数不等,但不低于一万日元(相当人民币六百块左右),老年的标准是以七十为准,但随着高龄人增多,有的地方把祝贺老年节礼金的年龄标准渐渐提高。
秋分
9月23或24日是日本的秋分,古代日本称之为“秋季皇灵祭”,也就是天皇秋天祭拜祖先的日子。日本人喜爱大自然,喜爱植物,春分时节有“彼岸樱”,秋分时节则有秋天开放的“彼岸花”,此花也叫“曼珠沙华”,在我国则称为“石蒜花”。
“曼珠沙华”是梵语,意思是天上的红花。秋分时节,长长的花茎顶端开出红色的轮形花朵。因多生长在山麓,墓地,也有人叫它“幽灵花”,但它并非不吉利之物,日本诗人(俳人)山口哲子就曾作此俳句:“花开石蒜,穿破青冥上长天。”
日历上的秋分日,按日历每年前后有所不同。二战前这天为举行秋季皇灵祭典的日子,战后这天则变为一个属于民众的节庆。以秋分为中心前后三日加起来共七天的时间,是追思祖先并在寺庙里举行法会的时候。在民间,这时都会做些豆沙糯米饭团或丸子等分送给亲戚或认识的人,此外,还会到祖先墓前或庙里拜拜。
肚脐眼节
在日本,有一种节日叫肚脐眼节。节日期间,市民们在自己的肚皮上涂上五颜六色的图案,然后走上街道载歌载舞。这是一个老少皆宜的节日。人们通常会把自己的肚脐眼涂成一个大嘴巴的样子,然后在周围画上合适的图案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这种节日尤其是在日本的涩川市最为有名,因为涩川地处日本的中央,大约肚脐的位置,所以被叫做肚脐祭。不过,肚脐眼节可不是什么旧式的节日,它源自于一种传统的政党聚会,在聚会上,人们在自己的肚皮上画上一张脸,假装是一个人的头。该聚会演变至今,便成了肚脐眼节。
参加这个表演的男女老少,都要把肚皮露出来,将整个肚子当做脸孔,上面再戴一顶大斗笠,这样远远地望过去,就好像是一张大脸在跳舞。
肚脐眼节这是一种怪异的象征,也是关于“无头人”的传说,大概最早来源于《山海经》上记载过刑天与蚩尤联合对抗黄帝的传说,不过现在,好像演变成了一场祈祷风调雨顺的“乐工”表演。
日本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在日本,除了海滩,很少看到男人赤裸上身的景象,但这个可爱的节日,不单单只在涩川有,听说在北海道一个叫富良野的地方,也有这种肚脐节,颇为著名。
七夕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可是在日本,却和情人节沾不上什么边。日本的七夕节被认为是从中国传来的风俗同日本固有习惯相结合的节日。日本人把七夕节称为“夏天的风物诗”,从江户时代开始就被官方指定为“五节句”之一。
尽管七夕节只是一个舶来的节日,却在日本民俗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日本人把这个七夕过得有声有色。和中国七夕不同的是,他们除了祝贺在银河两岸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地相逢之外,还祈祷女儿能有像织女一样的手艺和智慧,让她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七夕可以许愿,把心愿写在纸条上,然后挂在树上。许愿的内容不限,父母健康,家庭幸福,国泰民安等,只要是愿望都可以。
如果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节是日本从中国借去的,那么像圣诞树一样的“许愿竹”的创意可以说是日本本土的专利,也是日本独有的风俗。七夕节这天,在日本的街道、商场、神社等各个人多的地方,能看到装扮得像圣诞树一样的带叶竹子树。竹枝上还挂着一些纸条和其他的饰物——这就是“笹饰”,也叫“七夕饰”。大人和小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纸笺上写下千奇百怪的愿望,连同用彩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满竹枝。此外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请求织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书法、裁衣等手艺能有所进步。
庆典结束时,这些供品将被放到河里顺水漂走,以此象征着自己的心愿能够到达天河。
七夕节那天的活动不止是上面的这些,日本各城市也是因地而异,除了有歌舞表演、焰火、抬轿子等,在仙台、京都很多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习惯,挂七夕纸衣被当做驱除不祥的方法。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
全日本规模最大、最有名的七夕节当数仙台市七夕节。相传七夕节在仙台市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举办的时间为每年公历8月6日至8日(与我国的农历七月七相近)。仙台七夕节庆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8月5日晚上举行,叫做“仙台七夕烟花庆典”,又称“前夜祭”,是为正式的主庆典暖场。前后燃放长达两个小时的绚丽烟花,堪称是七夕庆典的华丽前奏曲;第二部分叫做“仙台七夕庆典”,又称“本祭”,8月6日至8日举行。那时,仙台市内的主要街道上都被竖立很多10米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华丽漂亮的七夕装饰物,如纸花彩球、色彩缤纷的纸串、各色各样的千羽鹤、钱褡、风幡等。这些都是仙台七夕才有的装饰物,挂在闹市上的七夕装饰鳞次栉比,争奇斗艳,迎风飘荡,漫步在其中让人赏心悦目。而在傍晚会举行七夕游行,抬神轿、花车、鼓笛队伍等。人们穿着日本特有的浴衣,三五成群、穿街过巷,享受这浓浓的节日味道。
日本的七夕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人们会到商店购买黏米做的小点心来吃。吃这个小点心是有讲究的,一来是怕喜鹊搭的桥不结实,为了保障牛郎织女的交通安全,要弄些黏的东西来把桥粘得结实点儿;二来牛郎织女好久不见,难免有些情不自禁的情节,喜鹊们看在眼里不免乱说,为了避免影响安定团结,也要弄些黏的东西把厮鸟们的嘴巴粘起来。
盂兰盆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有一个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本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但现在已经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了。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的各企业都会放假7至15天,人们赶回故乡去和家人团聚。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盂兰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救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
关于盂兰盆节的缘起,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住在舍卫国低园精舍时,在他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个“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自己的道行看见自己的亡母在饿鬼道中受苦,因为没有吃的而瘦得皮包骨。目连为了报母亲曾经的哺育之恩,他便以钵盛饭给母亲送去。可是,母亲左手抓钵,右手抢饭,饭还没有吃进口,就化成了火炭。目连悲痛万分,跑去求教佛陀该怎么办。
佛陀对目连说:“你母亲犯下的罪太深,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拯救的。你虽然是个孝子,但天神和地祗对此也束手无策。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必须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这天,以百味饮食、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等放在盆中,虔心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只有靠他们的威力才可拯救你父母及六亲眷属的苦厄。”目连听后,便按照佛陀所说的去办理,他的母亲果然脱离饿鬼之苦,往生天上,享受福乐。
目连问佛陀:“我的母亲脱离了苦厄,其他人也能办得到吗?”佛陀笑着回答道:“无论是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宰相大臣、三公百官、万民庶人,凡是行慈孝者,只要采取以上办法,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后,目连四辈弟子,皆欢喜奉行盂兰盆法。
在日本除了上面提到的特色节日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节日。比如:“七五三”节、比基尼日、高山祭、富士山“开山”日、京都“大文字”送火节……在日本生活时间比较长的外国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触:日本法定假日多,各种节日也是多如牛毛,其中不少节日还很新奇。日本的节日就是这样,讲究的是集体参与,共同欢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