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为什么自始至终日本人都是一个“附和”的民族。

为什么自始至终日本人都是一个“附和”的民族。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二战”后的日本是美国的“附属国”,那么自始至终日本人都是一个“附和”的民族。日本人爱鞠躬,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日本人的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鞠躬和随声附和。对日本人的恭维和客气,反而要小心警惕才是。他们说,日本人说话是没有棱角的,这也是他们大“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人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为什么自始至终日本人都是一个“附和”的民族。

如果说“二战”后的日本是美国的“附属国”,那么自始至终日本人都是一个“附和”的民族。

日本人爱鞠躬,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日本人的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鞠躬和随声附和。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全意味着他们的意思是说“说得对”、“明白了”,不时地附和你,仅仅是出于礼貌,对你说话后做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或者语言,只是让你觉得他在听你讲。

与有这种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如果在和你谈话的时候,你没有应答或者一个表示听他讲话的举动,就会让他产生这个人并不没有在听我讲话的错觉,他们也会感到伤心、失望。

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常不愿意直截了当地拒绝别人,而是通常会委婉地说:“你们的产品非常好,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包装也很别致,让我们考虑考虑再说”;“我理解您的要求”;“我将把贵方的意思尽快向领导汇报”。

这实际上就等于是明确地拒绝。据说,日本人如果真的想同某人做生意,他们会竭尽“吹毛求疵”之能事,对产品、交货条件和服务百般挑剔,而且越是接近谈判的尾声,日本人的问题越多。对日本人的恭维和客气,反而要小心警惕才是。

也有人把日本人之间的说话行为形容成一个圆球。他们说,日本人说话是没有棱角的,这也是他们大“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www.daowen.com)

日本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尽量避免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日本人在与人谈话时,特别是和外国人谈话时,几乎从不直率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往往小心翼翼,拐弯抹角、模棱两可,用意主要是试探他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的反应,彼此心意沟通,而不是思想交流。他们认为,直言无忌没有给讲话人留下回旋余地,很容易挑起直接冲突。

进行思想交流还是多采用“腹语”为好,即所谓的“以心传心”。特别是在自己的意见与其他人不同时,大多日本人会采取不表态的方式,即便是有那么几个愿意表达自己意见的“出头鸟”,也会避免使用“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样会不会好些”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是采用“可能是这样吧”、“我是这么考虑的,你看如何呢”等这种婉转的措辞。这种表达方式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显示出他在听取对方的反应后,再表示自己主张的一种态度。对别人的建议,无论自己觉得如何无法容忍,日本人也总觉得难以张口说出不加任何修饰的“不”字,而是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委婉地加以拒绝。日本人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相反的,听到很多外国人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是看到他们看似以“唇枪舌剑”为乐的争执,大多数日本人会感到奇怪。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日本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让孩子学会明确地表达自己意见的重要性,开始在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比如,导入“辩论”式的教学内容等。

要和日本人顺利交往,需察言观色、揣测对方,习惯兜圈子,听出言外之意。不要直截了当,随便表态,更不能要求日本人明确表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