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孟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

孟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

孟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

1.【材料】某大学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

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写英文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用了3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呢?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请回答: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认识反过来能够指导实践。认识世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得来认识,然后再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强调的是认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材料中这位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在3天时间内就完成设计,就是由于他对实际生活的观察,然后用观察中得来的认识去指导他的设计。

“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说明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体现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改变世界。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我们能够不断调整自身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正是体现了认识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重视创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材料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恰像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请回答:

(1)材料1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

(2)材料2与材料3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

答案要点:

(1)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2)材料2的观点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材料3强调在人与自然的改造和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中,人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

3.【材料1】笛卡尔: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

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材料2】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

【材料3】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请回答:

(1)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2)洛克和贝克莱的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3)毛泽东是怎样评价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

答案要点:

(1)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重视感性认识,“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4.【材料1】伽利略是17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他在进行天文观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令他大惑不解的现象:用肉眼看去,金星要比木星大8到10倍,但是如果在望远镜里看,木星则是金星的4倍大。伽利略注意到“遥远的天体在我们的眼中并不是简单直白的……而是被‘辐射的花冠’扩大了”。

【材料2】科学家们后来知道,人眼在暗光的环境中特别容易看到伽利略所说的“辐射的花冠”,这里有几个因素共同在起作用,它们包括眼球形状带来的球形畸变、衍射、眼睛内体液的不均一。然而,这些仍然不能解释金星为什么看起来比木星大那么多。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lmholtz)注意到:假设黑暗的背景上有一个明亮的方形区域,方形区域内部的亮度是相同的,那么如果是人眼看来,方形区域的边界并不是锐利的,而是模糊的,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也侵入黑暗,这两者本应是对等的,然而人的“知觉”并非如此。人们更容易知觉到边缘之外被照亮,而不容易知觉到边缘以内亮度被削弱。他指出,除了眼睛的光学结构之外,还需要其他的因素才能解释伽利略所观察到的现象。

【材料3】纽约州立大学眼科学院的金斯·科瑞姆克及其合作者在2014年2月10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可以帮助伽利略解惑的实验论文。他们发现亮和暗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处理过程是由两个不同的通道完成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突然增强做出反应的运动敏感神经元(称为“ON-神经元”),也有对光消耗敏感的神经元(称为“OFF-神经元”)。同时,OFF-神经元对于亮度变化的响应基本是线性的,而对于ON-神经元来说,只要亮度稍有增加,它们的响应就会饱和。正是由于存在这一现象,ON-神经元在向大脑汇报其感应到的亮度时,就会出现不准确:即便是已经远离了发光物的边缘,ON-神经元仍然会向大脑汇报感应到同等的亮度。如此一来,我们知觉到的发光物就大于它实际的大小。另一方面,如果是观察亮背景上的黑色物体,OFF-神经元能够较为准确地向大脑汇报亮度,因而我们感知到的黑色物体的大小与实际的较为接近。在400年前的夜晚,当伽利略用肉眼去观察行星的时候,由于金星比木星要亮很多,而天体越明亮,ON-神经元向大脑汇报的明亮的面积就越大,于是伽利略所知觉到的金星也就比木星大了许多倍。

请回答:

(1)眼见一定为实吗?“眼见”属于认识过程的哪一阶段?试加以分析。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伽利略的困惑”的解决对我们如何获得正确认识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

(1)“眼见未必为实”。“眼见”属于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同时,现象有真相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仅凭感性认识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所以“眼见未必为实”。

(2)获得正确的认识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不断地获得新的认识,所以认识是一个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过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5.【材料】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21](www.daowen.com)

答案要点:

(1)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她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四是她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她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

(2)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6.【材料】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22]

答案要点: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7.关于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科学家、哲学家们做出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人的认识的限制。

【材料2】休谟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材料是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

【材料3】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需的足够的感官。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

(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23]

答案要点:

(1)材料1的观点带有不可知论的倾向。材料2的观点是不可知论。材料3的观点是可知论。

(2)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没有看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

(3)人的感官是把人的意识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而不是二者分隔开来的屏障,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官,我们的知觉就能达到与我们知觉的事物的本质相符合。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分辨感性知觉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注释】

[1]2006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2。

[2]201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1。

[3]2006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3。

[4]200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3。

[5]2003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2。

[6]2002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单选2。

[7]199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文科),单选5。

[8]199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单选3。

[9]199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单选1。

[10]2008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5。

[11]1999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文科),单选3。

[12]199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文科),单选3。

[13]1997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文科),多选12。

[14]2011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7。

[15]2006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7。

[16]2002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多选16。

[17]2000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多选17。

[18]199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文科),多选11。

[19]2008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9。

[20]2009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8。

[21]2007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分析34。

[22]2004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分析34。

[23]199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分析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