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上海四地在人才引进上有着共同特点:
一是四地具有共同转向创新经济的发展命题。虽然四地的发展阶段尚有不同、起飞或者崛起时间有先后,但有着共同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的发展动因,这就是在知识经济发展、东亚复兴以及后危机时代的总体格局下,特别是人才日益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全球人才的争夺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以往依靠劳动密集或者资本密集经济的发展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探索以知识为基础的主导增长的发展路径,多把科技创新引领自身发展作为事关未来命运的重要抉择,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都是这一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而这一发展的背后是对人才的较高的要求。
二是四地多将人才置于引领发展的战略位置。从四地实践来看,四地多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问题。作为开放经济体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对外联系密切、受到全球关注的同时,四地也存有资源禀赋匮乏的瓶颈。也正因如此,在这种背景下,四地也多将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战略位置凸显,希望以人才的引领优势来推动创新经济的发展,为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强劲的动力源泉。
三是四地多将引进人才作为本地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确需要人才的培育;但四地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于,现有的人才存量难以支撑迅速的变化,这既可能源于本身小型开放经济体的人口、人力资源储备的局限,也可能源于现有人才在素质能力方面的结构性差异。因此,四地在突出人才培养的同时,多将准确把握全球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凭借其殷实的经济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和集聚海外科技人才,作为自身重要的工作,以此,一方面,快速补足人才缺口,另一方面也迅速提升了原先较为薄弱的领域,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
————————————————————
(1) 印德尔米特·吉尔、霍米·卡拉斯:《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2) www.ceua.org.
(3) 宝胜:《人才竞争全球化的启示和对策研究》,《求实》2002年第9期。
(4) 倪鹏飞、克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 [美]詹姆斯·坎顿:《极端的未来:超越未来的十大趋势》,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6) Poh Kam Wong and Annette Singh,From technology adopter to innovator:Singapore.
(7) [新]杨建伟:《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城市观察》2011年第1期,第56—65页。
(8)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1.
(9) Chia Siow Yue(2011),Foreign Labour in Singapore:Trends,Policies,Impacts and Challenges,Philippine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2011-24.
(10) Chia,B,Thangavelu,S.M.and Toh,M.H.(2004).“The Complementary Role of Foreign Labour in Singapore,”Economic Survey of Singapore,First Quarter2004:53-64.
(11) 钟坚:《香港新加坡转型经验对深圳的启示》,《开放导报》2011年第2期,第34—36页。
(12) 徐岩等:《由香港创新》,2008年。
(13) 《行政长官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第一份报告》,1998年9月。(www.daowen.com)
(14) 《行政长官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第一份报告》,1998年9月。
(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香港统计月刊》2008年4月,http://www.censtatd.gov.hk/。
(16) 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香港统计月刊》2008年4月,http://www.censtatd.gov.hk/。
(17) 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创新科技委员会第二份报告(最后报告)》,1999年。
(18) 策略发展委员会:《吸引人才专题小组报告》,2008年4月14日。
(19) 杜焕强:《香港特区政府的科技政策》,《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8—21、75页。
(20) 吴学范:《人才因素决定香港的未来发展——简析香港政府的引进人才政策》,《国际人才交流》2008年第2期。
(21)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七题:《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保安局局长李少光2011年6月1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叶国谦议员的提问的书面答复。
(22) 戴肇洋:《台湾产业科技人才供需问题与解决之道》,2005年3月21日。
(23) 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
(24) 台湾“经建会”:《新世纪人力发展方案》。
(25) 洪德生:《前瞻台湾产业发展新未来》,《中国生产力中心专题研究》2008年6月5日。
(26) 蔡青龙、戴伯芬:《台湾人才回流的趋势与影响——高科技产业为例》,“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论文No.2001—2006。
(27) 戴肇洋:《引进外籍专业人员政策推动现况与展望》。
(28) 毛大立:《发展之路:上海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新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29) 毛大立:《发展之路:上海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新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