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与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几个方面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与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几个方面

时间:2023-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反观同样遭遇金融风暴的新加坡,其所受的影响就相对较小,这得益于新加坡工业比重一直保持在35%左右相对平衡的产业结构,与其拥有相当比例的高科技制造业是密切相关的。香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结到香港现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该委员会于1998年9月提交第一份报告,提出“把香港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创新科技中心的理想”。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与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几个方面

1.香港经济转型中的人才需求

(1)香港的经济转型

1841年至1950年的110年间,香港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一直延续到朝鲜战争爆发,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内地实行禁运,香港赖以生存的转口贸易逐渐衰落而被迫走上发展工业的道路,这是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这之后的五六十年里,香港的经济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第一次转型(1950—1970),完成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型。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带动运输、建筑、房地产、邮电通讯、旅游业的发展,这些成为当年香港经济起飞的重要支柱。第二次转型,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的提升,香港开始一方面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土地、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内地,尤其是毗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另一方面加速金融、贸易、运输、地产、旅游与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形成金融、贸易及物流、旅游及工商业支持服务等四大支柱产业,成功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跨越,成为国际金融、贸易、商务、航运和信息中心。第三次转型(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期以来以资产价格上升带动经济增长的旧模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香港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以此提升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11)


图1-3 香港GDP增长的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

(2)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转型的争论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香港选择的是一条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道路。1997年回归后10年,香港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了5.3%,2006年达到91.2%,高出新加坡、芬兰、瑞士及我国台湾等同类型经济体约20个百分点,其中,金融、贸易及物流、旅游、工商业支持等服务业被列为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7%,而与此同时,制造业从1997年的6.0%萎缩至3.2%,经济结构进一步服务业化,制造业份额进一步萎缩。有观点认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香港已步入“后工业社会”,成本及环境制约了其发展制造业;香港本土工业欠缺核心技术;与内地关系特殊,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信奉自由政府,政府不直接干预产业发展。(12)还有观点认为,制造业的北移换来的是总部经济,促使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的加快发展,并带动了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发展,也引进了高素质人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本,进而使香港整体产业优化高级化,故并不需要发展制造业。

不可否认,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战略是香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全球分工、市场法则的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具有深厚的基础,并带来了香港在全球的竞争实力。但是,这一发展战略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困境。首先,服务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具有坚实的、充满竞争力、创新性、引领性实体经济作为需求来源和支撑基础,没有高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单纯地发展金融、地产、专业服务,一方面容易陷入产业空心化、虚拟化、泡沫化、投机化的陷阱,另一方面必然导致外部依赖,选择开放、自由、服务外部世界为主攻方向,带来了经济对外部依赖程度加强、对外界敏感度提高、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过分依赖地产和金融等服务业的香港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9·11”恐怖袭击、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香港经济剧烈动荡,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反观同样遭遇金融风暴的新加坡,其所受的影响就相对较小,这得益于新加坡工业比重一直保持在35%左右相对平衡的产业结构,与其拥有相当比例的高科技制造业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香港若要确保有一个稳定健全的经济,必须保持工业为其中一个支柱。

其次,香港在服务经济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并非一劳永逸,邻近经济体系或城市展开竞争,会对香港贸易、金融、运输和通讯中心地位形成挑战。例如,新加坡现正迅速发展成为区域内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台湾提出了成为亚太区营运中心的战略,上海提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如果这些城市或者地区取得领先位置,香港的优势此消彼长。同时,香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内地发展带来的需求。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内地与国际的交往程度日益密切,香港在内地与国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日渐式微,同时,甚至出现内地与香港之间相互竞争的格局,在缺失高增值、引领性的产业基础情况下,香港的未来发展动力何在,成为相当棘手的问题,香港急需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

再次,从全球经济的格局来看,根据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以色列、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等新兴工业经济体的经验,技术是创造竞争优势和强健经济基础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重新认识到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其在长期繁荣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同时,人们还看到,高技术制造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技术服务业竞争能力依赖于其与制造企业的密切联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得益于高技术制造业带动,因而,再工业化复兴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增加值转换,提高其竞争力重新成为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抢占发展先机的政策议题。

香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结到香港现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此,香港经济要真正走出危机的阴影,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境,实施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经济转型,这成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3)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探索

香港回归后,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首任“特首”董建华在1998年3月成立了“行政长官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该委员会把香港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创新中心作为未来发展目标,分别于1998年9月和1999年6月提交了两份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该委员会于1998年9月提交第一份报告,提出“把香港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创新科技中心的理想”。该研究报告指出:“香港21世纪会成为以创新为导向和技术密集的经济体,不仅是区内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而且还是在资讯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方面占全球领先地位的城市;世界一流设计和时尚中心;多媒体资讯及娱乐服务的地区中心;世界闻名的中药健康药品研制中心;高增值产品和部件的主要供应地;专业及技术人才和有关服务的地区供应中心;以及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技术转移的中介市场。”报告书强调:“我们提倡的是发展香港成为知识型经济,并主要由高增值及科技密集型经济活动来带动经济的增长;香港不应纯粹为追求高科技而提倡高科技,亦不应致力于与香港优势不符的尖端科技。香港应在各行各业鼓励创新及产业升级,包括改善技术和方法,打进新的市场层面,及从事较高档的活动。”该报告提出了相关策略:“政府应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促进科技创业;储备人力资本,配合以知识为本的经济体系的需要;加强与内地在科技方面的合作;鼓励大学与产业建立伙伴关系;减少在资讯、融资和规管方面的障碍,并建议设立创新及科技创新基金和应用科技研究院。”(13)

根据创新科技委员会提出的两份报告,在与工商界充分交流与研究的基础上,香港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工业和创新科技的政策,并最终确立了未来工业与创新科技发展的主要产业与技术,分别是生物科技、中药技术、电子科技、环境科技、基础工业与信息科技,其中主导性的科技产业为信息科技产业和中医药产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还通过设立创新科技署、兴建科学园和数码港等科技基础设施、累积人力资本、促进科技创业、加强与内地合作、鼓励产学结合以及疏通融资渠道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工商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产品或服务增值,并使香港发展成为以知识为本、科技密集的经济体系。许多知名跨国公司纷纷表达投资香港高科技行业的意向。(14)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全球经济格局形势逐渐东移,内地及其他新兴亚洲经济体的崛起,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的机遇。香港提出要继续加强竞争力以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商业枢纽的地位,同时,提出包括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检测和认证、环保产业、创新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其中,推动创新和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加快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是政府的重要政策取向。经过努力,香港已在集成电路设计、光子学、无线应用、数码媒体娱乐及中医药等范畴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并聚集了一批具有开发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研究人才。2007年5月政府更与深圳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以落实建立“深港创新圈”的建议,长远的目标是把紧贴的深港两地发展成为创新科技活动的枢纽。

2.香港知识为本经济体系下的人才困局

成为知识为本、技术密集的经济体,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充足而合适的人才资源,尤其是要有具有卓越能力、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作为重要支撑。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香港人力资源总体素质较高,科技人才规模增长相较于过去有较大的进展,但在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科技人才方面缺乏竞争优势。

(1)香港人才供给的局限

一是人口老龄化。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估计,2036年香港的人口将达到860万人,比2006年增加约25%。但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香港人口的中位数将从2006年的39.6岁延至2036年的46.1岁,到2036年高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6%,日益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支撑经济转型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图1-4 香港人口增长推算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以2006年为基准推算)。


图1-5 香港人口老龄化趋势

二是劳动人口减少。根据推算,香港劳动人口的数目预计将持续上升至2010年,随后10年将会维持水平,之后随人口老龄化现象渐次递减。


图1-6 工作人口推算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

三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据统计显示,2004年香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44%,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66.58%,也明显低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42.87%,仅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26.15%的水平。相较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香港发展知识经济的潜在人才储备的水平是较低的,制约着科技的发展,也影响了未来竞争力的提升。

(2)香港人才结构失衡

从纵向来看,香港的人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过去数年,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拨款资助令高等教育院校增加学额。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学生人数,由2000—2001年度约157000人大幅上升至2007—2008年度约191000人。

表1-11 香港人力资源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http://www.censtatd.gov.hk/。


图1-7 香港专上教育学生人数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香港统计月刊》2008年4月,http://www.censtatd.gov.hk/。

香港拥有科技领域本科及以上学位的从业人员在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时间里,增长了62%,年均增长5%,占从业人员比例从4.9%提高到7.2%。

表1-12 香港具有科技领域学位从业人员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Hong Kong By-Census,1996-2006。

从研发人员的角度来看,1998年至2006年,香港研发(R&D)人员以年均12%的速度扩张,达到23000人,增长154%,形成了一批从事信息与通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学、汽车零件及配件系统、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技术、纺织及成衣、应用纳米技术及尖端材料等研究开发的高素质研发人员群体。


图1-8 香港研发人员变动情况

表1-13 2004—2008年的香港研发人员数量变化情况


(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香港统计处。

在研发人员中,从事信息技术的专业/辅助专业人员增长最为迅速,由1996年的约24000人上升至2006年的约62000人,人数跃升了157%。(15)

但是,从内在结构来看,香港的人才结构还有失均衡。

受到非均衡产业结构的影响,香港人才主要集中在金融、工商管理、会计法律、贸易等方面,但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科技开发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还相当缺乏,显然,人才结构处于非均衡状态。

据《香港统计月刊》(2008年4月)显示,2006年在从事专业/辅助专业职级的75万人中,从事法律、会计、商业服务的专业及辅助专业人员的人数达36万,在专业/辅助专业人员当中占最大的比例(48%),自然科学数学及工程专业/辅助专业人员占16%,几乎是前者的1/3。(16)《全球知识竞争力2008年报告》也显示,尽管香港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多高于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但其在每千名居民中生物技术化学机械工程电气、高技术服务等从业人员以及每百万人专利注册申请等指标上,多逊色于这两个竞争对手。这表明,香港并非信息科技、科学技术等国际人才最优先选择的地方,这直接掣肘香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表1-14 知识竞争力比较:香港与新加坡、台湾

资料来源:R.Huggins,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08。

(3)香港科技人才开发乏力

2003年香港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2007年度与2000—2001年度相比,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支出没有明显提高,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入2000年以来不断下降。

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香港在研发方面的开支在1997年回归以来一直较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低于1%,远低于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同时,香港的科技研发主要依靠中小企业为主,政府对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

这对科技人才的深入开发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针对未来人才发展面临的潜在威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各界对于人才之于大都市经济体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并且将积极培育本地人才、吸引人才来港定居和工作,以此有效应对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竞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

1.培育香港本地人才是应对竞争的策略

这方面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加强对香港本地大专院校教育的投资,以培育和栽培本地人才。香港提出,香港的大专院校不仅要为香港服务,更要通过扩大人才培训名额、范畴,改进研究生课程及相关设备,为内地(尤其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使香港成为内地和澳门的培训中心。二是提高香港年轻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吸引他们投身科技事业。三是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鼓励大学和企业进行更多应用科研活动,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扩大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地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科技行业。此外,香港还成立应用科技研究院,为有志于科研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产业研究工作的培训机会。

2.集聚优秀人才是香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香港除了投资于培养本地人力资源外,还必须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1998年、1999年创新科技委员会的两份报告建议政府在集聚优秀人才上多做文章。这里所谓的优秀人才,是指才识卓越的精英,例如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知识密集技能的专家、才智过人的年轻毕业生,以及科技企业家等等。同时,创新科技委员会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例如加强在海外科技中心(例如硅谷)的联络宣传工作,引进华裔优秀人才和科技企业家;保持香港作为理想居住和工作地方的吸引力;放宽对内地优秀人才的入境限制,准许他们携带直系家属来港;在香港大学就读,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内地学生,毕业后准许留港工作等。(17)2008年,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专门成立吸引人才专题小组,并建议,应采取更开放、更具弹性、以市场主导和积极主动的方法,提供有效、方便和具灵活性的入境制度,以及一流的跨境运输基础设施,方便内地人才的流通和出入境,汇聚和吸引人才。(18)

香港在回归祖国前,英国当局对大陆和国外的人才采取了双重标准。同为科技人才,国外的来者不拒,而国内的则限制重重。回归后,董建华即开始改变殖民政府时期歧视政策。他一方面允许香港高校吸收内地优秀学生入读,对其中的佼佼者,采取毕业可直接留港工作的政策;另一方面着手引进内地优秀的科技人才来港工作,放宽他们赴港居留和工作的限制条件。(19)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香港政府在近几十年中,对待引进海外人才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阶段。(20)

1.基本放任不管的守夜人

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只当守夜人。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30多年间,是香港周边地区发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其间,多次发生大规模的资金、流民(也包括大批人才)流入香港事件。这一方面增加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为香港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资金、廉价的劳动力和人才。

对于当时的入境人员,香港政府只采取了“无为而治”的做法,即政府只制定“游戏规则”(如《劳动雇佣条例》、《入境条例》等),是社会的“守夜人”,而不去具体干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用人制度。

在游戏规则制定明确并实施得当的情况下,这种不干预政策对工商企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具有正向保护、推动作用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当时的香港当局放弃了自身的政策引导及主动服务的职能,或者说在这方面压根就没有责任意识。

2.被动服务的监管人

20世纪90年代香港当局推行“三个计划”以支持香港社会、经济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服务功能。一是1990年5月起推行的“香港新机场及有关工程特别输入劳工计划”,以协助如期完成新机场和各相关工程。这项计划的输入人员配额为1.7万名。至1996年12月,实际输入5288名外籍员工参与机场工程。二是1996年2月起推行的“补充劳工计划”。这项计划旨在解决当时香港劳动力(包括技术工人)的不足。三是1994年3月起推行的“输入中国专业人才试验计划”。这项计划允许香港公司从内地招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但规定输入的专业人才必须是内地36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以补充香港所需的紧缺人才。该计划设定接收名额为1000个,但由于该计划申请手续较复杂,且限制来港工作的内地专业人才不能携家眷,故只推行了3年,共有700余名申请人获得批准,实际接收了602名内地专业人才来港工作。

3.应对挑战的变革推动者

受到创新科技委员会报告的影响和建议,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启动了“输入内地优才计划”。这个计划完全是应对香港有关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它规定申请人必须持有内地著名院校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且具备在著名公司经证实的工作经验等;与此同时,放宽限制家眷赴港条件,规定获准赴港工作的“优才”可以携带配偶及21岁以下未婚子女。该计划执行了两年时间,收受500余项申请,共有154名内地“优才”最终获准赴港工作。

鉴于香港若干行业对内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又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引进内地专业人才的“新计划”。该计划规定:在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务两大领域可不限名额地输入内地人才,但他们必须具备相关的学士学位或拥有必要的技术资格证书,香港雇主需证明所输入的内地专业人才“能配合公司的运作需要,以促进公司的竞争力”。

表1-15 香港推出的有关人才计划

4.主动的竞争者

基于全球人才竞争的格局,2006年、2008年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分别提出《人才汇聚》和《吸引人才》报告,提出改善引入人才的主体措施:一是推行试验计划,取消诸如市场供应测试(即规定须提出证据证明有关工作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员担任)等限制,让雇主可向全球各地招聘中高层或以上的行政人员、专业人员、高技术人才。二是拓展引才范围,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拓展到引进艺术、运动和文化领域有创意的人才、自雇专业人士和投资者等。三是重新包装有关的输入人才计划,检讨有关输入人才计划所需的文件证明规定,简化各项引入人才的政策,务求更便利优先考虑香港所需人才的申请。

从香港近年来人才引进的情况看,“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从2003年的1350人增长至2010年的6710人,增长5倍;同时,以引进海外学生为主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也超过6000人规模。最新以引进优秀专才为主的“优才计划”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内共计1486人获批赴港,这些获准赴港的大多是与香港“六大优势产业”相关的优秀人才。(21)

表1-16 2003—2010年香港引进人才的基本情况


注:()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收到的申请数目。

*不包括内地居民和若干个基于保安/入境原因不准来港的国家的国民。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于2003年7月推出。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于2008年5月推出,并取代在本港院校取得学士或以上程度学位的内地学生来港就业的入境安排。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于2003年10月推出。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于2006年6月推出;有关数字为取得来港名额并原则上获批的申请数目。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


图1-10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人才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