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环境,这也会体现在当地的建筑上。而东南亚的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地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在东南亚,你可以看到很多建筑外面都配有一条回廊,一些古老的建筑下方还会建造高高的台基,这些特色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台基。建造较高的台基似乎是清真寺的风格,而在东南亚还有另一重功效——防洪。东南亚地区自古洪涝频发,每当发生洪水,最先遭殃的必然是不能挪动的房屋。而建造了高高的台基之后,即便涨水也很难淹到屋子,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房子这一重要财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的安全。因此,这种风格的建筑一传入东南亚,立刻就得到了深受洪水袭扰的东南亚人的喜爱,并且被运用到各类建筑上。其中最典型也是最有名的,当数柬埔寨的吴哥寺。
在房屋外建造回廊的建筑风格,是英国人最先带来的。18世纪,经过革命的英国正处于疯狂的殖民扩张阶段,他们先进入印度,之后又进入东南亚。因为这些地区都处于热带,湿热的环境让从北部远道而来的英国人格外不适应。然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打消英国人殖民的“热情”,反而让他们越挫越勇,想出了各种方法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屋子外面加一条走廊,用以遮蔽阳光,让进入室内的空气变得凉爽一些。这就是“外廊式建筑”。(www.daowen.com)
后来,印度人也发现了这样建造房屋的好处,小小的一条走廊竟然能让居住变得更加舒适,于是他们迅速地接受了这一建筑设计,并且广泛发扬开来,进而传入了东南亚。
最早使用这一设计的东南亚国家是新加坡。在规划城市时,新加坡政府要求每座建筑前面都要留出建造走廊的地方,并且加上顶盖。现在我们看到的东南亚建筑,大多都保留着外廊,甚至下方还留有一定高度的地板,以方便人们行走。而这些,都是为了有效地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当地湿热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