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如果医疗状况不佳,人们有病无处看,幸福感就会降低很多。东南亚各国医疗发展状况处于什么水平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东南亚各国在基础医疗建设方面做得还不错,至少大多数人都能在公立医院进行检查或治疗自己的疾病,这从根本上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不过,虽然人们大多依赖公立医疗,政府所建的医院数量却不一定是最多的。像私立医院林立的菲律宾,因为医疗体制受到了美国影响,所以只有35%左右的医院属于国家,剩下的全部为私人医院。那里集中了全国超过半数的医生,可见其发展和普及程度。不过,私立医院的规模、水平很难跟公立医院相比,所以患上大病时,人们的首选还是公立医院。泰国则与菲律宾的情况相反,能提供住院床位的大多都是公立医院,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私立医院的数量显然有所增加。泰国医生已经习惯了身兼数职,在公立医院上班,下班后则去私人医院做兼职,或者干脆有自己的小诊所。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情况是在政府允许下产生的,能让民众有更多机会享受医疗,政府乐见其成。
不过,东南亚国家的医疗保障覆盖面积却不够大。在中国,医保覆盖人群没有职业区分,大多数民众都有机会享受医疗保障,但是东南亚则不同。大多数国家只针对公务员、军警部门或需要救护的困难人群提供医保,普通民众只能找保险公司自己投保。可惜的是,东南亚人还没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参保人数极少。像菲律宾,大多数国有企业员工都能得到医疗保障,不过大部分都是已退休的老年人。本就享受优厚福利的阶层获得了医疗保障,贫困阶层却被拒之门外。临时工、农民、帮工,乃至收入不高的自由职业者,都不具备享受资格,而他们才是更应该被帮助、更应该得到医疗保障的人。这样的政策,让菲律宾的医疗保障不像为民谋福利,更像是国家扶植的保险项目,亏本的生意绝对不做,交不起保险费的民众坚决不能覆盖在内。(www.daowen.com)
同时,东南亚医疗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是医疗水平较低。虽然人们能够得到医疗保障,但想要获得有质量的医疗服务依旧比较难。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还好,但是农村地区只有类似卫生所的机构,治疗感冒发烧倒是没问题,万一遇到急病重病就束手无策了。本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不高,如果医疗条件还跟不上,健康就很难保证。
东南亚各国在医疗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这些努力显然还不够。如果政府能将放在发展经济上的精力分一部分给医疗建设,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